翠驾临西苑,瑶坛夕夜明。
三天凝象纬,百辟会簪缨。
鉴莹玄珠落,尊芳玉醴盈。
上辛殷旧秩,少采达遥诚。
肃肃金飙静,沈沈玉宇清。
方明开辇道,灯火入西城。
【解析】
“翠驾”,指皇帝的仪仗。“瑶坛”,指祭坛。“玄珠”指夜明珠。“尊芳玉醴”,指用玉杯盛放的美酒,“尊”是名词活用作动词。“上辛”为农历每月的十五日。“殷”,大也;“少采”,指浅淡的色彩。“肃肃金飙静”,“飙”,指风,这里指西郊的凉风。“沈沈玉宇清”,“沈沈”形容天色深沉。“方明开辇道”,指月亮照亮了道路。“灯火入西城”,指月光下,灯火通明。赏析:
首联写月景:“翠驾临西苑,瑶坛夕夜明。”这是从空间的角度写月,先写天,再写地;先写近处,再写远处。“翠驾”指皇帝的仪仗,说明作者身居高位,有显赫的地位。“瑶坛”指的是在西郊的祭坛,这里暗含着对国家社稷的祭祀。“夕夜”“明”则写出了时间是在傍晚,地点是西郊。
颔联写月色之明:“三天凝象纬,百辟会簪缨。”这是从时间的角度写月,先写时间,再写人物。“三天”指的是三个月的时间,这里是指三年的时间。“凝象纬”指月亮像北斗星那样高悬天空。“百辟”指的是百官。“簪缨”指的是官员们的冠带。“百辟会簪缨”意思是说文武百官聚集在朝廷上讨论国家大事。“上辛”即初秋时节的辛日,古人认为这个日子适合祭祀。
颈联写月色之美:“鉴莹玄珠落,尊芳玉醴盈。”“鉴莹”是形容月光清澈明亮的样子,“玄珠”指的是夜明珠,这里暗含着国家的繁荣昌盛。“尊芳玉醴”是说用玉杯盛放着美酒,这里暗含着国家的安宁祥和。
尾联写月色之美:“上辛殷旧秩,少采达遥诚。”这是从时间的角度写月,先写时间,再写人物。“上辛”即初秋时节的辛日,古人认为这个日子适合祭祀。“殷旧秩”指的是祭祀活动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少采达遥诚”意思是说表达着一种遥远的思念之情。“肃肃金飙静,沈沈玉宇清。”这是从自然景象方面来写月色。“肃肃”形容风声,这里表示秋风的吹拂;“金飙”即秋风;“沈沈”形容天色深沉。“玉宇”“玉宇”,指皇宫,这里指的是宫廷。“方明开辇道,灯火入西城。”这是从时间的角度写月,先写时间,再写人物。“方明”是明亮的月光;“方明开辇道”意思是说月光照亮了大道;“灯火入西城”意思是说灯光照亮了西城门,暗示出长安城的繁华。
这首诗是诗人描写中秋夜晚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八句,前三句写月,后五句写人,最后两句写景,以乐景衬哀情,寓情于景,构思精巧,语言优美,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