貔貅十万阵堂堂,自古安危系朔方。
东下鼓鼙连碣石,西来亭障是河隍。
分兵久戍劳充国,借箸前筹赖子房。
闻道暂留诸部落,拔营今已遁遐荒。
【注释】
上谷歌:指唐代诗人李白的诗。
貔貅: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野兽,这里用来形容军队的强大。
碣石:《尚书·五子之歌》中说:“太公在此,百世不遇。”后人因以“碣石”代指北方边境。
亭障:古代边防的土筑小城。
充国:汉代人,曾任蜀郡太守,后迁为护羌校尉。
子房:即张良,汉初著名谋臣。
拔营遁遐荒:离开营地,逃到很远的地方去了。遐荒:遥远的荒凉之地。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之作。诗的开头两句,写自古以来中原的安危都与北方的边疆有关。接着写东下的部队在碣石一带作战,西来的军队则在边关坚守。后两句是说,为了国家的利益,分派军队驻守边疆,而自己又献计献策,得到刘邦的赞赏,后来听说皇帝要暂驻边疆,于是立即撤走。
全诗语言豪迈,气势雄放,充满激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