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言文学,千秋虞逸民。
列星垂气象,沧海绌经纶。
太上有立德,其先不辱身。
遐哉不可见,吾请事斯人。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及赏析。作答时,要结合全诗的内容分析,从人物形象、情感主旨等方面展开。

(1)“一代言文学”,意思是诗人以代言的手法来写文章,这两句写出了作者的写作风格和目的。“千秋”指长久流传;“虞逸民”指古代隐士虞舜,传说他生活在上古时期,被尧舜举为帝师,死后葬在九疑山,所以称他为虞舜或虞舜庙,这里指虞舜。

(2)“列星垂气象”,意思是众星悬挂天空,显示出它们各自的气象。“太上”指最高尚的人。“立德”指树立高尚的德行。“其先不辱身”是说这些人都是先贤,他们没有辱没自己的身份。

(3)“遐哉不可见”意思是遥远而不可望见。“吾请事斯人”意思是我愿意侍奉这样的人。

【答案】

译文:我代言文章,千古流传的是虞舜那样的隐士。众星悬挂天际,显示出各自不同的气象。天之最高者,莫过于有德之人,那些先贤们,他们没有辱没了自身。遥远的隐士不可见到啊,我要侍奉这样的隐者。

赏析:这是一首题壁诗。诗人在虞舜庙壁上题写了这首短诗。诗人借题咏史,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抒发了人生感慨。诗中的“虞”指的是古代圣明君主虞舜。虞舜,相传姓姚,名重华,史称虞舜,又称有虞氏。因起自妫野,故称虞舜。相传舜生于诸冯(今山东菏泽曹县),少年时即聪明过人,年十八登天子位,任用能臣良将,治理天下。舜曾到南方巡狩,途中听说百姓遭洪水之灾,便急忙回都治水。经过三年奋战,使洪灾平息。接着又带领人民耕种土地,发展农业生产。当时天下已有五谷,舜让老百姓吃粗粮、穿麻布衣,并教人们种五谷,发明新田器,还制定礼仪乐章,教导人民懂得礼义廉耻。舜在位期间,重视发展生产,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浪费,关心人民疾苦,实行仁政,使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舜帝晚年禅位于禹,退位以后,仍然关心国事,与百姓同甘共苦,被百姓尊称为“大孝子”。这首诗是作者对虞舜的敬仰之情的倾吐。

全诗前两句写诗人在虞舜庙壁题诗的情景。后两句是作者对虞舜的崇敬之意的表达。首联中“一代言文”“千秋”“虞逸民”三词点出题目。“一代言文学”是指诗人以代言的方式写文章(诗歌)。“千秋”是指历史长河流淌千年。“虞逸民”是指虞舜那样的隐士。颔联中“列星垂气象”指众星悬挂夜空之中。“沧海绌经纶”指大海广阔而经纶却微不足道。“太上有立德”意谓最高的道德是立德。“其先不辱身”意谓这些人都是先贤,他们没有辱没自身。颈联中“遐哉不可见”指遥远而不可望见。“吾请事斯人”意谓我愿意侍奉这样的先贤。尾联中“吾请事斯人”与开头的“一代言文学”照应;“请事”与开头的“事”相呼应,表示愿意侍奉这样的圣人;尾联中的“吾请事斯人”与开头的“请事”意思相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