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昨江城暮,椒花耐晏眠。
异乡春较缓,佳节意翻怜。
馀食趋童稚,深杯拨岁年。
坐来残漏紧,骑马问朝天。
这首诗是诗人在除夕夜所作,通过对节日景象的描绘和对家乡生活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第一句“忆昨江城暮,椒花耐晏眠。”诗人回忆了昨天傍晚时分,他站在江城(今江苏南京市)眺望远处的景象,那盛开的花椒花在夜色中闪烁着光芒,仿佛在提醒他夜晚的到来。诗人在这里用“耐晏眠”来形容花椒花的美丽,暗示自己在这样的美景下,竟然能够安然入睡,忘却了时间的流逝。这一细节既表现了诗人对家乡夜晚的美好记忆,也体现了他的闲适心境。
第二句“异乡春较缓,佳节意翻怜。”诗人突然从回忆中抽离出来,转而表达了自己在异乡度过的春天相对较为缓慢,与家乡相比,节日的氛围也显得格外令人怜爱。这里的“怜”字,既是形容词也是动词,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也暗含了他对自己身处异地、无法参与其中而感到的遗憾和伤感。
第三句“馀食趋童稚,深杯拨岁年。”诗人继续描述自己在节日中的活动,他喜欢陪伴孩子们一起品尝剩馀的食物,享受那份纯真的快乐。同时,他也喜欢与孩子们一起饮酒,通过酒杯来拨动岁月的流转,感叹时光的飞逝。这里的“拨”字,既指拨动酒杯,也象征着拨动时间的指针,让诗人不禁感慨岁月的无情,以及自己对家乡生活的渴望。
第四句“坐来残漏紧,骑马问朝天。”最后一句,诗人结束了对节日的描述回到现实。随着夜幕的降临,时间已经接近午夜,时钟的滴答声越来越急促。在这寂静而宁静的时刻,诗人决定骑马前往京城,向朝廷询问新年的事务。这里,“坐来残漏紧”描绘了时间的紧迫性,暗示了诗人对于即将过去的旧年的留恋以及对新的一年的期待。而“骑马问朝天”,则展现了诗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赏析:这首诗以除夕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节日氛围的独特感受。诗中的“忆昨”、“异乡”、“佳节”等词语,既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现状的无奈,又透露出他对家乡和节日的热爱。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诗意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