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梅仍发,聊争烂漫红。
无能待霜暮,强起受春风。
色恐群英妒,枝怜几日同。
吾宁载尊酒,寂寞灞桥东。

诗句如下:

三月梅仍发,聊争烂漫红。

无能待霜暮,强起受春风。

色恐群英妒,枝怜几日同。

吾宁载尊酒,寂寞灞桥东。

翻译如下:
在庭院里,二月的梅花依旧繁盛,我在这里与春天一同绽放。
我不能等待到霜降之时,我要在春风吹拂中迎接春天的到来。
我的红色花朵恐怕会被其他的花朵嫉妒,因为我和它们一起生长了几日。
但我宁愿载着美酒,独自在灞桥东边欣赏这美景。

注释如下:
三月(代指春季): 指的是春季,三月是春季的一个月份。
梅仍发(梅仍然盛开):这里的“梅”指的是庭前的梅花,表示梅花依然盛开。
烂漫红(烂漫的红色):形容梅花盛开的样子,色彩斑斓,非常美丽。
无能待霜暮(无能待):无法等待的意思,意指不能等待到霜降时节。
强起受春风(强起):勉强地起床迎接春风。
群英妒(群英):众多的花木。
枝怜几日同(枝怜):怜惜自己和梅花一同生长的日子。
寂寞灞桥东(寂寞):孤独、冷清的意思。灞桥:古代桥名,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因地处灞水之畔而得名,是古代长安通往东都洛阳的重要通道,也是古代文人墨客经常吟咏的地方。

赏析如下: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创作的一首描写庭院梅花的诗。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梅花的赞美之情。首句“三月梅仍发,聊争烂漫红。”直接点明了季节和主题,描绘了三月里,梅花仍然盛开的情景。接下来两句“无能待霜暮,强起受春风。”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无法忍受寒冷的霜雪,而选择在春风中努力生长的景象。接下来的“色恐群英妒,枝怜几日同。”则是诗人对梅花的赞美,他担心其他花朵会嫉妒他的红色,同时也表达了他和梅花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最后一句“吾宁载尊酒,寂寞灞桥东。”则是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他宁愿带着美酒,独自在灞桥东边欣赏这美景。整首诗情感真挚,富有诗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