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至时拈句,狂吟意颇安。
纵稀吾辈赏,不藉众人看。
卷席千山暮,垂天列宿寒。
茫茫远道思,徙倚坐凭阑。
兴至时拈句,狂吟意颇安。
纵稀吾辈赏,不藉众人看。
卷席千山暮,垂天列宿寒。
茫茫远道思,徙倚坐凭阑。
注释:
- 兴至时拈句:当心情舒畅时,随手拈来一句诗。
- 纵稀吾辈赏:即使我们这些人欣赏得少一些也无妨。
- 卷席千山暮:形容夕阳的美景,如同卷起的席子覆盖着千山。
- 垂天列宿寒:形容夜空中的星星仿佛悬挂在天空,寒冷而寂静。
- 茫茫远道思:遥远的路途让人产生无尽的思念。
- 徙倚坐凭阑:徒倚,空着手靠着栏杆;坐凭阑,坐着依靠着栏杆。这里形容诗人在远行中孤独地思考和感受。
赏析:
此诗表达了诗人在山水间自由自在的心情和对自然景物的喜爱。首句”兴至时拈句”描绘了诗人在心情愉悦时,随意地吟咏诗句的情景。接着两句”纵稀吾辈赏,不藉众人看”表达了诗人对于他人是否欣赏并不关心的态度,凸显了诗人内心的自在与超脱。
接下来的四句”卷席千山暮,垂天列宿寒”以生动的景象描绘了日暮时分的山水之美,以及夜晚星空的清冷之感。”卷席”与”垂天”都是形容自然景观的动词,传达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感悟。”卷席”暗示了日落时分的景色变化,而”垂天”则描绘了夜空中星辰的壮丽景象。
最后两句”茫茫远道思,徙倚坐凭阑”反映了诗人身处旅途之中的感受。”茫茫远道思”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迷茫与思索,”徙倚坐凭阑”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栏杆旁沉思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孤独而又深沉的情感。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充满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