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秋思不极,掩卷坐沉吟。
自决浮生计,谁探异代心。
物情穷可见,吾道拙相寻。
不为存骚雅,曹刘岂至今。

【注释】

夜坐:指在月下坐着。清秋:秋天,秋天的夜晚,景色清冷。不极:没有尽。掩卷:合上书卷。沉吟:沉思。自决:自己决定。浮生计:飘泊不定的生活。谁探:谁来探究。异代心:不同时代的思想感情。物情:事物的感情,物态人情。穷:穷尽。吾道:我的主张。拙相寻:笨拙地寻找。为:为了。存骚雅:保存《离骚》的风雅。曹刘:指三国时期的曹操和刘备。岂至今:怎么会到现在呢?

【译文】

清秋的夜晚思虑无穷无尽,打开书本默坐深思。

我决定过飘荡不定的生活,谁去探寻不同时代的思想感情。

事物的人情可以穷尽,然而我的主张却很难找到。

为了保存《离骚》的风雅,曹氏父子岂能一直存在到现在?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之作。诗中“清秋”二字点出季节特征,渲染了凄清的氛围,“思不极”三句是全诗的核心。诗人以“不极”来表达对时局的忧虑及个人的无奈,“掩卷坐沉吟”四句,则表达了自己的志向与追求,抒发了自己内心的苦闷与彷徨。

首联“清秋”二字点出季节特征,渲染了凄清的氛围。《楚辞·招魂》有云:“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可见,“清秋”之景已非第一次出现,但此处用它来形容作者的心情,则别具一格。此时正值国家多事之秋,作者面对乱世,感到前途茫然,内心十分苦闷。

颔联“自决浮生计,谁探异代心”是诗人的自我表白,表达了他对于个人命运、人生道路的思索和追问。诗人认为,自己的人生应该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而不是像那些身不由己、随波逐流的人一样,过着飘泊不定的生活。而这种生活的意义,又在于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探寻不同时代的人们的思想感情。诗人的这种思想,虽然显得有些过于理想化,但他却始终坚守着这一信念,不愿随波逐流。

颈联“物情穷可见,吾道拙相寻”则是对前两句的进一步阐释。诗人以“物情穷可见”来说明,世间万物的情感都是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来认识的;而“吾道拙相寻”则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尽管自己的主张很笨拙,但却是真诚的、不矫揉造作的。这两句诗不仅体现了诗人的聪明才智,更彰显了他的个性魅力。

尾联“不为存骚雅,曹刘岂至今”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假设性的问题:如果自己能够像古代圣贤那样,将《离骚》的风雅保留至今,那么曹操和刘备等人又怎么会被后人记住呢?这里的“曹刘”指的是曹操和刘备两位历史人物,他们在三国时期曾各自为王,争夺天下。而“岂至今”则是诗人对此的质疑,他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曹、刘等人已经被历史所淘汰,他们的事迹已经无法再现于世了。

这首诗通过对“清秋”这一季节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局的忧虑以及个人的苦闷与彷徨。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个人命运、人生道路的思索和追问,以及对传统价值观的坚持和捍卫。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