砧杵关心甚,篝灯引寐迟。
不才余自恕,未老世频移。
星斗疏堪摘,天河莽下垂。
喧喧渐车马,兹意欲看谁。
【赏析】
秋夜,是诗人们抒发胸臆的绝好题材。此诗即景生情,以月夜为题,抒写羁旅之愁。首四句点明题意,写砧杵声声、灯光昏黄,引起诗人辗转难眠之苦。五至八句写诗人在月光下遥思故乡,借“不才”二字,自解自责;用“未老”二句,表达时运不济之感。九至十一句写秋夜月色清幽,银河横贯天际,而人却无法欣赏,反衬羁旅漂泊之情。最后两句写车马喧阗,行人如织,诗人心中无限惆怅,不知所望之人是谁。
译文:
砧杵声声,我心为之牵挂。篝灯昏暗,我难以入梦。
自己不才,理应宽慰自己。岁月尚早,世道变迁不定。
疏星点点,银河苍茫低垂。车马喧嚣,不知谁家之子?
注释:
砧杵:古代捣衣用具,多用木制,两端有铁环,中间一木柱。古人常以此声作节拍。关心甚:犹言关怀。篝灯:指悬挂于帐篷或船上的灯火。迟:迟缓。
不才余自恕:意思是说,自己的无能之处,应该宽恕自己。未老:尚未衰老。频移:多次变动。
疏星:稀疏的星星。天河:天河指银河,这里泛指天象和自然景观。摘:摘取的意思。
喧喧:形容喧闹嘈杂的声音。兹:这个,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