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厌人间小,沧波倘可寻。
扶桑催日动,碣石抱云沉。
未晚图南翼,长悬立极心。
乘桴吾道在,对尔欲沾襟。
题东洋卷
为厌人间小,沧波倘可寻。
扶桑催日动,碣石抱云沉。
未晚图南翼,长悬立极心。
乘桴吾道在,对尔欲沾襟。
注释:
- 为厌人间小:意为厌倦了人世间的纷扰和渺小。
- 沧波倘可寻:沧海中是否有可寻求的地方。
- 扶桑:传说中的太阳神树。
- 催日动:太阳在扶桑下移动,象征着希望与活力。
- 碣石:古代传说中的神山之一,常被用来象征高远和坚定。
- 图南翼:指向南飞翔,追求更高目标。
- 立极心:立志成为一方之主或有所成就。
- 乘桴(fú):古代的一种船,这里比喻实现个人理想或抱负的途径。
- 吾道在:我的志向或道路就在前方。
- 对尔欲沾襟:面对你我都要感动落泪。
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人王世贞通过描绘海上景象,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深刻思考。整首诗以大海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和对理想追求的决心。
“为厌人间小”,诗人用“厌”字表达了自己对于人世间琐碎和渺小的感受。这里的“人间小”并非贬义,而是反讽地指出了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常常被琐碎的生活所困扰,忽略了更广阔、更重要的事物。这种情感的表达,既展示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向往。
“沧波倘可寻”,诗人提出了一个看似矛盾却又充满哲思的问题:“如果沧海中有可以寻求的地方呢?”这句话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诗人看来,虽然现实生活充满了琐碎和烦恼,但只要我们保持一颗探索的心,就总能在生活的海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和目标。
“扶桑催日动,碣石抱云沉”,这两句诗描绘了两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景象。“扶桑”是太阳神树的意思,它在这里代表了希望和力量;而“碣石”则是一种高耸入云的山峰,它代表着坚韧和永恒。诗人用这两种景象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和对未来的期望。他认为,无论生活中遇到多少困难和挫折,只要我们拥有希望和信念,就能战胜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同时,他也相信,只有像“碣石”那样坚守自己的信念,才能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未晚图南翼,长悬立极心。”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信心和决心。在他看来,虽然现在可能还看不到成功的彼岸,但只要我们不断努力、追求进步,总有一天会实现自己的梦想。同时,他也提醒人们要保持初心,时刻铭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使命,这样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不断超越自我。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理想与追求的独特见解和感悟。它不仅让人们在欣赏美文的同时,也能够引发人们深入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