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三为别,那堪此别遥。
剑星飞后象,梁月梦回标。
名尚山涛启,魂先宋玉招。
未应弦便绝,流水觉萧条。

这首诗是杜甫在乾元二年(759)秋天所作的,时年45岁。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孤寂与落寞。

我们来看第一句“十载三为别”,意思是诗人和周宪副叔夜分别了十次,这次又是第三次告别。这里用“十载”表示时间的长久,而“为别”则是指离别,两者结合表达了诗人和朋友之间长时间的分离。接下来,第二句“那堪此别遥”,表达了诗人对这次别离的无奈和痛苦,因为离别的时间距离遥远,使得诗人更加难以忍受。

第三句“剑星飞后象”,指的是北斗七星中的“剑星”。古人认为,剑星的形状就像一把利剑,象征着正义和勇气。这句诗可能是诗人用来形容他的友人周宪副叔夜的品质,即正义、勇敢和忠诚。第四句“梁月梦回标”,指的是梁上的月亮。这里可能是诗人通过回忆过去的情景,表达了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第五句“名尚山涛启”,指的是诸葛亮的字号“孔明”,而“山涛”则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两人都是蜀汉的重要人物。这句话可能是诗人在称赞周宪副叔夜的才华出众,能够胜任重任。最后一句“魂先宋玉招”,则是借用了屈原的故事,表示诗人希望自己的友人能像屈原一样忠诚于国家,不受外界诱惑。

整首诗通过对离别的痛苦、对朋友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担忧等多种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落寞。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杜甫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国家的忧虑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深厚的感情。诗人通过对离别的痛苦、对朋友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担忧等多种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他内心的孤独与落寞。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杜甫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国家的忧虑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