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赵俱赵产,魏生复魏人。
已欣照乘色,重以连城珍。
再刖恒泣楚,完归翻过秦。
沾沾余自得,不作暗投论。
【注释】
余:作者自称。大名:即魏名,指魏生(魏姓的人)。顺德:地名。复得二赵生:得到两个赵姓的朋友。论文:写文章讨论问题。日久:时间长久。酒间:宴会中间。有赠:有人赠送礼物。
【译文】
我和魏姓的友人一同来到顺德,又得到了两个赵姓的朋友。他们写的文章我很高兴,还把连城之珍送给我。
我很高兴看到他们的文采,还把连城之珍送给我。但重刖之刑使我悲伤,秦朝灭亡后我还在楚国为官。沾沾自喜,不想暗中投靠别人。
【赏析】
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诗人与同乡好友魏、张九皋同游于岭南,期间结识了两位赵姓朋友赵生和赵明,并受到他们的盛情接待。
首句“余携大名魏生至顺德”,交代了与魏生同游的缘由,表明诗人是带着对魏生的介绍信前往的。“复得二赵生论”句说明诗人此次出游的目的之一是结交这两个人。次句“二赵俱赵产”,既点明了赵生的两个身份:一个是原籍赵国之人,另一个则是与李白交好的赵国后裔;同时,也暗示了两人因祖辈的功绩而享有高爵的地位。
三、四句中“已欣照乘色,重以连城珍”两句,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这两位新结交的朋友的喜悦之情。“照乘色”即指古代天子的车马,这里代指魏生。而“连城珍”则指价值连城的宝物,这里则指赵明。这两句诗不仅描绘出了二人的家世背景,而且通过“已欣”“重以”这样的字眼,还表现了诗人对这两位朋友的欣赏和羡慕之情。
五句“再刖恒泣楚,完归翻过秦”,则描写了两位朋友的命运经历。“再刖”指两次被砍去膝盖骨,“楚”指楚国,这里代指赵生曾遭受过楚王的冤屈;“完归”则指重新回到家乡。这两句诗既展现了两位朋友的人生坎坷,也反映了诗人对此的感慨。
六句“沾沾余自得,不作暗投论”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两位朋友的赞赏之情。“沾沾自得”即形容心情高兴的样子,“作暗投论”则是指暗中投靠他人的行为。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两位朋友的欣赏之情,也暗示了他对其他可能投靠他人的行为持否定态度的态度。
此诗通过对两位赵姓朋友的经历和性格特点的描述,展现了他们的人生坎坷和命运多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赞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