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南屏路,悠然与世疏。
游人柳枝曲,禅客藕花居。
暖气催鸣蛤,泉声跳伏鱼。
双壶挂篮笋,佳处莫教虚。

入南屏山路

第一句“一入南屏路”,描绘了进入南屏山的路途,给人一种宁静、深远的感觉。南屏山是一处著名的风景名胜区,这里山峦叠翠,古木参天,风景如画。作者用“一入”二字,表达了自己对南屏山的喜爱之情,也暗示了自己对这片美景的向往。

悠然与世疏
第二句“悠然与世疏”,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超脱世俗的情感。在这里,“悠然”形容作者的心情轻松愉悦,不受外界干扰;“与世疏”则表示作者远离尘世的喧嚣,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宁静。

游人柳枝曲
第三句“游人柳枝曲”,描述了游人在南屏山上漫步的情景。这里的“柳枝曲”形象地描绘了春日里南屏山上柳树摇曳生姿的景象,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愉悦。同时,这句话也暗示了作者对游人的欣赏,因为游人的存在使得这片美景更加生动有趣。

禅客藕花居
第四句“禅客藕花居”,描绘了一位出家人在南屏山上居住的情景。这里的“禅客”指的是修行者或者佛教信徒,他们常常选择山林清幽之地进行修炼。而“藕花居”则形象地描绘了出家人在荷花盛开的季节里隐居生活的场景,给人一种静谧、安宁的感觉。

暖气催鸣蛤,泉声跳伏鱼
第五句“暖气催鸣蛤,泉声跳伏鱼”,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大自然中的万物赋予了生命。这里的“暖气”指的是温暖的气候或阳光,它促使蛤蜊发出声音,仿佛在欢快地歌唱;而“泉声跳伏鱼”则形象地描绘了泉水跳跃的声音,仿佛鱼儿在水中欢快地跳跃。这些自然景象不仅展示了南屏山的美丽风光,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双壶挂篮笋,佳处莫教虚
第六句“双壶挂篮笋,佳处莫教虚”,通过对比的方式来强调南屏山的美景。这里的“双壶”指的是两个葫芦,象征着珍贵的礼物或美好的东西;“挂篮笋”则形象地描绘了竹笋挂在篮子里的情景。诗人希望游客不要错过这样的美景,因为这些都是值得珍惜和留恋的珍贵之物。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南屏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手法,使整首诗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和情感色彩。同时,诗人通过对游人、禅客、蛤蜊等元素的描绘,表达了他对不同人群在南屏山中所感受到的不同情趣和体验。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上的启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