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统逢今岁,边尘日暂蒙。
乾坤三己巳,社稷一于公。
不作青衣辱,依然黄屋崇。
祁连赐冢地,石马汗秋风。

【注释】

①肃悯:哀悼怜悯。公墓:墓地。岁复:每年。已巳:干支纪年,这里指1429年。两甲子:六十年。

②正统:明英宗朱祁镇的年号(1436—1449)。今岁:今年。

③坤乾:天地。三己巳:三个“己巳”。

④社稷:古代指国家政权。于公:为国事操劳。

⑤青衣:古代官服,这里指官吏。黄屋:皇帝的车盖。崇:尊贵、崇高。

⑥祁连:山名,在今甘肃。赐冢地:赏赐的坟墓。石马:刻有铭文的石碑,上面刻着死者的名字和功德。汗:同“瀚”,大的样子。秋风:秋天的风,这里指秋天的景色很美。

【赏析】

《过故郡》是明代诗人王稚登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通过描绘自己曾经游历过的古都遗址,抒发了作者对历史沧桑、人事变迁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以及对故土深情的怀念之情。

首联“过于肃悯公墓岁复为己巳公立大功之日距今两甲子矣”点明主题,即游历故地感慨人生易逝。诗人以“公墓”二字起兴,表明自己曾经游历过这个古都,如今故地重游,不禁感慨万千。“两甲子”则是指从建功立业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六十年的时间。诗人在这里用“两甲子”来表达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已经度过了人生的大半生。

颔联“正统逢今岁,边尘日暂蒙。乾坤三己巳,社稷一于公。”诗人继续抒发感慨。首先提到了明朝的正统年间,这是历史上的一个时期,但在这个时期并没有发生什么重大事件。接下来又提到“边尘日暂蒙”,意味着国家的边疆战事暂时平息,但这也仅仅是一个短暂的现象。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政治局势的看法。他认为国家的政治局势应该由贤能之辈来执掌,而不应该让那些不肖之徒滥竽充数。

颈联“不作青衣辱,依然黄屋崇”则是诗人对自己过去行为的反思。他认为自己当年并没有因为贪图富贵而放弃自己的本心,仍然保持着清正廉明的品质。同时他也认为自己并没有因为一时的失意而自甘堕落,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尾联“祁连赐冢地,石马汗秋风”则是诗人对于过去历史的回顾。他回忆起自己曾经游览过祁连山这个地方,并为之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而那石马则更是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巨变,成为了后人敬仰的对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