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叶台司重,西京甲第尊。
萧家当日事,不必至今存。
刺史开廉里,君王表义门。
还闻书百忍,余庆逮儿孙。

【注释】

萧使君有惠政于吾州别十有六年矣今以请碑文见过为赋三章志别君宦薄然五世同居近有义门之旌故末章及之

八叶台司重,西京甲第尊。

萧家当日事,不必至今存。

刺史开廉里,君王表义门。

还闻书百忍,余庆逮儿孙。

【赏析】

这首七古是诗人为友人萧使君撰写的一篇序文,抒发了作者对萧使君政绩的颂扬之情,表达了作者与萧使君之间深厚的情谊。

首二句,点出时间:已过十六年。“惠政”,指政治上的仁惠措施;“吾州”,指作者任职的地方;“别”,是分别的意思。这两句诗写出了作者与萧使君分别已久,现在萧使君要为他立碑纪念,于是作者就写下了这篇序文以示纪念。

中间四句,写萧使君政绩卓著。第一句中的“八叶”指官位显赫,代指高官。“台司”即台省、中书省。“西京”指京城长安。这两句诗说萧使君在台省担任重要官职,受到皇帝的器重和重视。第二句中的“当日事”,指过去的事。第三句中的“不必至今存”,意思是萧使君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现在不需要再保存下来。这两句诗表明了萧使君过去的事情已成为过去的历史,无需再提。

尾联两句,赞扬萧使君的高尚品德。第一句中的“刺史”指地方长官或郡守。“开廉里”,即建立廉洁的风气;“君王表义门”,指君王表彰义门,表示推崇。这两句诗表明萧使君不仅政绩卓越,而且品德高尚,为百姓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值得后人学习和效仿。最后一句中的“余庆”,指子孙的福泽;“子孙”,即后代子孙。这两句诗表明萧使君的高尚品德将永远流传下去,其后代子孙也将因此而受益无穷。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了,表达清晰流畅,充分展现了作者对萧使君的赞美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对官员品德的重视以及对历史传承的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