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不吊屈,绛灌乃徒劳。
小恨无封事,何烦更反骚。
久应明长者,穷好近吾曹。
所以马新息,终推龙伯高。
诗句逐句释义
- 龙司理君善得量移之命自徽过访有赠得六首:龙司理君(即龙襄)得到了朝廷的量刑调整命令,从徽州(今安徽省黄山市)来拜访,并赠送了我六首诗。
- “量移之命”:量刑调整的命令。
- “自徽过访”:从徽州来访。
- “有赠得六首”:有六首诗赠送给我。
- 长沙不吊屈:长沙人不哀悼屈原。
- “吊”:哀悼。
- 绛灌乃徒劳:绛侯、鄂侯(都是刘邦的亲信)也是徒劳无益。
- “绛”:绛侯,刘邦的心腹大臣。
- “灌”:鄂侯,同样也是刘邦的亲信。
- 小恨无封事:小小的怨恨没有引起封赏的事情。
- 何烦更反骚:为什么要反复吟诵《离骚》呢?
- “反骚”:指反复吟咏屈原的作品《离骚》。
- 久应明长者:长久以来应当尊敬年长的长者。
- “明长者”:尊敬年长的长者。
- 穷好近吾曹:虽然穷困但喜欢亲近我这样的人。
- “曹”:这里可能是指同僚或朋友,表明尽管自己处于困境中,却依然喜欢亲近像自己一样的同辈或友人。
- 所以马新息,终推龙伯高:因此马新息最终推崇龙伯高(一位古代贤臣,以廉洁著称)。
- “马新息”:马援(东汉初年著名将领),字文渊。
- “龙伯高”:龙伯高(东汉初年名臣,以清廉著称),字子高。
-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得到朝廷量刑调整的命令后,从徽州来访,并受到龙襄的赠送六首诗。诗人表达了对屈原等历史人物的哀悼,同时也对那些忠诚于国家、为国尽忠的臣子表示了敬意和赞扬。最后,通过马援与龙伯高的典故,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