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陵松柏似龙蟠,象纬高垂列汉官。
万里乾坤留剑舄,百年丰镐见衣冠。
只今南粤虚传译,闻道西羌未解鞍。
文帝威灵终在眼,秋风霜露不胜寒。

诗句解读:

  1. 长陵松柏似龙蟠,象纬高垂列汉官。
  • 长陵松柏似龙蟠: 描述的是长陵(西汉帝王的陵墓)周围松柏茂盛,形态如龙蟠曲,象征着威严和生机。”龙蟠”在这里比喻长陵的松柏如同盘踞的龙一样,充满了力量与威严。
  • 象纬高垂列汉宫: “象纬”在古代指的是天文学中的星象图或星图,这里可能指的是汉代天文观测仪器。“高垂”形容其悬于天空,“列汉宫”则暗示这些仪器是汉朝皇帝用以观察天文的工具。
  1. 万里乾坤留剑舄,百年丰镐见衣冠。
  • 万里乾坤留剑舄: “剑舄”指的是剑履,即古代官员上朝时穿的鞋子。这句话意味着皇帝的足迹遍布万里,他的影响力和统治延伸到了遥远的地域。
  • 百年丰镐见衣冠: “丰镐”指丰邑、镐京,是周王朝的都城,也是秦汉时期的首都。“见衣冠”则是指能看到那些穿着华丽衣裳的人们,这可能指的是文官武将或是其他贵族。
  1. 只今南粤虚传译,闻道西羌未解鞍。
  • 只今南粤虚传译: “虚传译”意指南方的传说和故事,可能是关于某个传说中的人物或事件。这里的“虚传”表明这些故事的真实性可能并不被所有人认可。
  • 闻道西羌未解鞍: “闻道”表示听说,“西羌”是古代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民族,这里特指西方的羌族部落。“未解鞍”意味着他们还没有放下武器,可能正在战斗之中。
  1. 文帝威灵终在眼,秋风霜露不胜寒。
  • 文帝威灵终在眼: “文帝”指的是西汉文帝,名刘恒。这句话表明文帝的英明神武仍然被人们所记忆和敬仰。
  • 秋风霜露不胜寒: “秋风霜露”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寒冷的气息,而“不胜寒”强调了在这样的季节里感受到的严寒。

译文:
在长陵的松柏之间,像龙一样盘旋的松树,悬挂着象征权威的高高的天文仪器。这些仪器记录着汉朝皇帝的功绩,让万里之外的人也能感知到他的荣耀。在汉朝的丰镐之地,可以看到穿着华丽服装的人们的踪影,他们的服饰展示了汉朝的繁荣和辉煌。如今,南粤之地流传着一些关于汉朝的故事,而西羌尚未停息战争,他们的战士仍然在风中奋战。尽管岁月变迁,文帝的英明神武仍然被人们所铭记,而秋天的寒气让人感到刺骨的冷。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述,展现了汉朝的长陵、丰镐等地的历史风貌和当时的政治氛围。同时,诗中也体现了作者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以及对英雄人物的怀念。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展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