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有乘骢白玉羁,从天六传下诸夷。
昆池水习三千舰,益部霜驱五月师。
飞檄春农归耒耜,停车夜垒散旌旗。
甘泉实已垂南顾,尺羽能令奏计迟。
诗句赏析:- “客有乘骢白玉羁”:“客有乘骢白玉羁”,这句诗描绘了一位尊贵的客人乘坐着华丽的坐骑——骢(cōng)色骏马,这象征着他的显赫与荣耀。骢色的马匹不仅代表了其高贵的身份,也暗示了他可能拥有的权力与地位。这里的“玉羁”指的是用玉石制成的马笼头,进一步强调了马匹的珍贵和主人的尊贵。
- “从天六传下诸夷”:“从天六传下诸夷”,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强烈的权威感,意味着这位客人的到来,如同天上的命令一样,传达到了各个民族和部落。这里使用了夸张的手法,将客人的影响力扩大到极点,展现了他的强大和威严。这种表达方式不仅突出了客人的地位,也反映了诗人对这种权力的敬畏和赞赏。
- “昆池水习三千舰”:“昆池水习三千舰”,昆池,古代滇池的别称,这里可能暗指云南地区丰富的水资源。三千舰,暗示着军队数量之多,足以应对各种军事任务。这句诗通过描绘云南丰富的水资源和强大的军力,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赞美和期待。
- “益部霜驱五月师”:“益部霜驱五月师”,益部,古代对今天的云南省一带的称呼。五月师,指在五月时节进行的军事行动。这句诗描绘了云南地区夏季的严酷气候,以及当地人民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中仍能坚持战斗的精神。这种描写不仅展示了云南的自然景观,也反映了当地人坚韧不拔的性格。
- “飞檄春农归耒耜”:“飞檄春农归耒耜”,飞檄,快速传递命令或文书的意思。这里的飞檄是指迅速下达的命令,让春耕的农民立即停止耕作,准备战斗。这句诗通过描绘战争前的紧张气氛,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们的不安。
- “甘泉实已垂南顾”:“甘泉实已垂南顾”,甘泉,古地名,这里可能代指皇帝或国家的最高权力。垂南顾,暗示皇帝的关注或指令已经到达南方。这句诗表明,皇帝已经开始关注云南地区的事务,并下达了相应的指示。这种描述不仅显示了皇帝对云南的重视,也反映了诗人对皇帝权威的敬畏和赞美。
- “尺羽能令奏计迟”:“尺羽能令奏计迟”,尺羽,古代乐器尺上端的装饰物,这里可能用来比喻某种重要而有力的因素或力量。奏计,向上级汇报情况。这句诗通过描绘尺羽的存在使得奏计变得迟缓,暗示着尺羽对于决策的影响。这里的“尺羽”象征了关键的因素或力量,而“奏计迟”则暗示着这些因素或力量的存在使得原本应该迅速完成的任务变得缓慢。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明代中后期,当时的政治环境复杂多变,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激烈。王世贞作为当时的文坛领袖和官员,他的诗歌作品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反映了他对时局的看法和态度。这首诗通过对云南地区自然景观和社会状况的描绘,展现了王世贞对该地区深厚的情感和期望,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朝廷决策过程的关切和忧虑。
作者简介: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弇州山人,明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诗人。他在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及第后,曾任刑部主事等职,因弹劾严嵩而被陷害入狱。后来冤狱得以平反,恢复了名誉。在明朝中晚期,王世贞因其出色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历史知识而备受推崇。他的诗歌作品以复古为主导思想,主张恢复古诗文的传统风格,反对中唐以后的文风。王世贞的诗歌作品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尤其在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方面表现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