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门车马竞斜晖,投劾何人早息机。
十载春阴留棘寺,九秋兵色避荷衣。
别来天地论心阔,自昔云霄握手稀。
凭向武陵贻玉案,芳波或恐涨渔矶。
寄侍郎朱公二律
蓟门车马竞斜晖,投劾何人早息机。
十载春阴留棘寺,九秋兵色避荷衣。
别来天地论心阔,自昔云霄握手稀。
凭向武陵贻玉案,芳波或恐涨渔矶。
注释:
- 蓟门车马竞斜晖:蓟门地区(今北京市一带)的车辆和马匹在夕阳下争先恐后地行驶,形容当时蓟门地区繁忙的景象。
- 投劾何人早息机:指有人上书请求辞去官职,寻求宁静的生活。
- 十载春阴留棘寺:形容长时间笼罩的阴霾如同棘树一样,留在寺院之中。
- 九秋兵色避荷衣:形容秋季军队出征时,士兵们避开荷叶遮盖的船只。
- 别来天地论心阔:表示分别后彼此思念之情深厚,仿佛天地般宽广。
- 自昔云霄握手稀:指过去人们常常在云端相见握手,现在却难得一见。
- 凭向武陵贻玉案:比喻自己将美好的事物遗留给后代。
- 芳波或恐涨渔矶:担心清澈的水面可能因其他因素而上涨,导致鱼饵变浅,难以捕鱼。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蓟门车马、投劾求退、寺庙、荷叶船等元素,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未来的期盼。诗中运用了大量自然景物与象征意义,如“斜晖”、“棘寺”、“荷衣”等,不仅增添了诗意,也反映了诗人的情感变化与内心世界。此外,诗中的“天地论心阔”和“云霄握手稀”等句,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和人际关系的深切感慨。最后两句“凭向武陵贻玉案,芳波或恐涨渔矶”,则寓意着诗人希望自己的美好记忆能够被后人继承,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珍视和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