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酒相逢大道傍,故人黄绶羡为郎。
褰帷夜踏朝歌月,负弩晨驱牧野霜。
逢迎罄折颜常赤,案牍支离鬓易苍。
予滞汉廷无所效,敢同长孺薄淮扬。

【解析】

这是一首七绝,表达了诗人对故友的怀念之情,也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

逢刘卫辉谈守事甚苦遂作 —— “逢”是“遇到”,“刘卫辉”即刘禹锡的朋友(据《全唐诗》卷四九八),“谈守事”即谈论守边的事。“甚苦遂作”即写得很苦于是作诗。此为第一句。

斗酒相逢大道旁 —— “斗酒”指一斗酒(据《旧唐书·李德裕传》),“大道傍”指大道旁边。此言诗人与友人刘禹锡在大道上偶遇。此为第二句。

故人黄绶羡为郎 —— “故人”指老朋友(据《世说新语·言语》),“黄绶”指黄色丝带,是古代官吏所系之绶带,“郎”指官名。言老朋友羡慕我当官(据《旧唐书·刘禹锡传》)。此为第三句。

褰帷夜踏朝歌月,负弩晨驱牧野霜 —— “曳帷”即拉起帷幕(据《汉书·高帝纪下》),“朝歌”即早晨的歌(据《史记·殷本纪》),此言诗人夜晚拉起帷幕,去观赏早晨唱歌的月亮。又言早晨背弓驱马,赶着牛羊在野外奔驰,头上顶着霜。此为第四、五句。

逢迎罄折颜常赤,案牍支离鬓易苍 —— “逢迎”指迎合上司,“罄折”即竭尽其词(据《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颜常赤”即脸色红润,“案牍支离”指因长时间写作使头发变白,“鬓易苍”即发鬓变得斑白。此言诗人为了迎合上司而竭力讨好,但结果反而使自己脸上泛出红光,头发变白。此为第六、七句。

予滞汉廷无所效,敢同长孺薄淮扬 —— “汉廷”即京城汉宫,“长孺”指董仲舒,“薄”同“薄”,有轻视的意思。《汉书·董仲舒传》:董仲舒少治《春秋》,景帝居禁中,令仲舒作《贤良策》,上甚说其对。及武帝即位,乃复推明《灾异》之文,上以两道下公,公卿议者皆以为疑。上遂发诏下公,推见天意,以安众庶。上曰:“盖闻精感天地,动通神明。子以父为隐,吏以法为绳,天知子之心矣。”董仲舒谢曰:“臣愚,不能深晓,窃以为阴阳之道,著于五行;五行教民:休、生、杀、旺、闭。休则生化,生则蕃育,杀则肃杀,旺则茂盛,闭则收藏。时之春夏冬夏,犹人之生育崩亡也。”上乃作《春秋决狱》三十事。——《汉书·董仲舒传》。言自己滞留京城汉宫没有施展才能的地方。不敢像董仲舒那样轻视吴地。此为最后一句。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刘禹锡在长安与友人刘卫辉相会并赋诗赠答之作。诗的前六句主要写与刘卫辉的相见。开头两句用“斗酒相逢”“故人黄绶”点出了两人的身份和相遇的原因。后四句主要写诗人与刘卫辉的交谈,从“夜踏朝歌月”到“晨驱牧野霜”,都极写诗人与刘卫辉畅谈的情景。结尾两句写诗人的感慨。诗人感叹自己身居朝廷却得不到施展才华的机会,因此只能像董仲舒一样轻视吴楚之地(据《汉书·董仲舒传》,董仲舒被武帝任用前曾对武帝表示要轻视吴楚之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