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戍秋高鼓角哀,萧萧木叶走黄埃。
横驱浊浪蛟龙斗,复掩深林虎豹来。
短发霜风欺落帽,异乡天地畏登台。
只应诸季茱萸酒,妒杀黄花傍汝开。
【注释】
九日:即重阳节。郑家口:古地名。
野戍(shù):指边关或要塞。
秋高:秋高气爽,天气晴朗。鼓角:古代军中用来发号施令的器具,此处指战鼓与号角。哀:凄凉、悲壮。
萧萧木叶:树叶飘落的声音。走黄埃:飘落的黄沙。
横驱浊浪:横冲直撞地冲破浑浊的浪涛。蛟龙斗:龙在争斗。
复掩深林:又回到深林中。虎豹来:虎豹出没。
霜风欺落帽:形容风劲,把头发吹得紧贴头皮。落帽,指帽子被风吹落。异乡天地:指自己身处他乡。畏登台:畏惧重阳节日登高。
只应:只是应该。诸季茱萸酒:指重阳节时喝的茱萸酒。茱萸(zū yú)是一种植物,有祛湿驱寒的功效。妒杀黄花:嫉妒它比自己开放的晚。
【译文】
秋风飒飒吹过边疆要塞,秋高气爽的天里,战鼓声声号角凄凉。落叶飘飘如黄沙扑面而来,横冲直撞地冲破浑浊的浪涛,蛟龙和巨龙在争斗。我头上顶着冰冷的风,一顶破帽被风吹落。身在他乡,心中敬畏这高高的重阳节,不敢轻易攀登高楼远望。我只应该喝杯茱萸酒,因为重阳佳节茱萸酒才是最好的。茱萸酒能驱逐寒气,让身体保持温暖,让我嫉妒它比自己开放的更迟。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重阳时节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重阳佳节的敬仰之情。
首句“野戍秋高鼓角哀”,描绘了边疆要塞的景象,战鼓声声,凄凉悲壮,使人联想到边塞战争的残酷。
颔联“萧萧木叶走黄埃,横驱浊浪蛟龙斗”,进一步描绘了秋日的边塞景象,落叶随风飘落,黄沙漫天,浊浪滔滔,蛟龙争斗。这里的“萧萧”和“走黄埃”都是用来形容声音,而“横驱”则形容力量的强大。通过这些形象生动的描写,诗人成功地营造了一种凄美的氛围。
颈联“短发霜风欺落帽,异乡天地畏登台”,则转入对自身境遇的描写。这里用了“霜风欺落帽”和“异乡天地畏登台”两个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身处他乡,无法享受重阳佳节的情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
最后两句“只应诸季茱萸酒,妒杀黄花傍汝开”,则是对重阳佳节的赞美之情。诗人认为,只有茱萸酒才是最适合重阳佳节的饮品,而其他鲜花则无法与之相比。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重阳佳节的喜爱,也体现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