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辞汉闼剖符年,露冕停辉散楚天。
推案涛声灵谷雨,卷帘秋色五峰烟。
人称内史惟康乐,汝去徵书定颍川。
一自西曹违玉树,谁能不诵暮云篇。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及语言特色和艺术效果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要通读全诗,把握诗意,抓住关键语句分析。本题要求对这首诗逐句释义,并附上注释和赏析。首先解释诗句意思,然后加上必要的注释;最后是赏析,包括手法、表达的情感等。
“送黄郎中守抚郡”,交代了送别对象的身份。“仍辞汉闼剖符年”,表明诗人依然有辞官归隐的想法。“露冕停辉散楚天”,描绘了一幅清丽的画面:诗人头戴官帽,身着文士服饰,在楚地天空下,衣袂飘飘,仪态潇洒,仿佛是在与楚天告别。这里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楚天之景映衬出诗人的飘逸洒脱,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推案涛声灵谷雨,卷帘秋色五峰烟”,这两句是诗人想象中的景色:推开案头的书卷,听着阵阵涛声如灵谷寺的春雨,卷起窗帘观赏着秋天五座山峰上缭绕的云雾。“推案”和“卷帘”两个动词的使用,表现了诗人悠闲从容的生活态度。
“人称内史惟康乐,汝去徵书定颍川”,这是诗人对黄郎中的劝勉。“人称”指他人认为。“汝去”指你离去。“征书”即委任状。“内史”指中书省秘书郎。“康乐”指陶渊明。“汝去”即你将要离去。“徵书”即委任状。“颍川”指颍川太守。“内史”指中书省秘书郎。“康乐”指陶渊明。这两句是说自己虽然已不再担任官职,但仍然是朝廷的中书省秘书郎,而且自己也是位有才学的文人,所以不必为离别而悲伤。“一自西曹违玉树,谁能不诵暮云篇”,这是作者对友人的安慰之语。“西曹”指西曹掾。“玉树”指东晋谢安,因他曾任安西将军,都督荆、江二州诸军事,镇襄阳,所以称东晋为玉树后朝。“暮云篇”是陶渊明的《拟古》诗之一。这两句是说自从辞去西曹掾之后,谁还能不为我的离去而感到悲伤呢?“一自”就是自从,表示因果关系。
这首诗写于唐宪宗元和七年(812),当时诗人正隐居庐山香炉峰下的白鹤观(又名香山寺)。当时黄郎中即将出任颍川太守,临行前,诗人写了这首诗送给黄郎中。
【答案】
①送别黄郎中
②辞官还乡
③劝慰友人
④抒发思归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