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使者出长杨,斗酒相过夜未央。
尔自归来愁醉尉,谁将名姓问降王。
丝纶不尽青云偃,渔猎频输白日长。
闻道普天犹战斗,可能无意向明光。
【注释】
过:拜访,慰问。张职方:官名,汉代以郡名为官名,如张敞曾任京兆尹,故称京兆尹为张职方。长杨:宫名,汉宫苑名,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南。
斗酒相过夜未央:用一斗酒饯行,直到东方尚未天亮。未央,宫殿名,西汉时为皇宫名。
尔自归来愁醉尉:你自己回来后,定然是饮酒而醉,愁苦于尉的职位吧!
谁将名姓问降王:是谁把名字告诉了你呢?降王,指汉武帝的宠臣东方朔,字曼倩,封为“东明”,所以又称“降王”。
丝纶不尽青云偃:皇帝的圣旨没有说完,就使天云卷起。
渔猎频输白日长:皇帝的赏赐像打猎一样频频不断地送给臣下。
闻道普天犹战斗,可能无意向明光:听说天下都还在打仗,难道陛下不想念明光宫吗?
【赏析】
《过故张职方有赠》,乐府旧题。此诗写汉武帝对东方朔的恩宠及东方朔对武帝的忠言规劝。诗中描写了汉武帝对东方朔的宠幸和东方朔对汉武帝的规劝,表达了作者对汉武帝独断专行的批判。全诗四句八韵句式整齐,对仗工整。
首二句,写武帝召见东方朔的情景。汉武帝为了宠信东方朔,曾派他的侍从把他送到未央宫,赐给酒宴,让他与丞相、将军等一起欢饮。第二天清晨,东方朔才离开。
“尔自归来愁醉尉”二句,写东方朔回到自己家中,却因饮酒过量而愁苦不堪。东方朔被任为郎官之后,经常醉酒回家,因此常被免职。这里说他“愁醉尉”,是因为他被免官的缘故。
“谁将名姓问降王”三句,写东方朔向汉武帝进谏的话。汉武帝曾让东方朔给他写诏书,东方朔不肯奉命,说:“且夫陛下好文章,则文务从上之风;陛下好武,则武必从风。”意思是说,您爱好文学,则应崇尚儒雅;您爱好武功,则应效法高祖刘邦。汉武帝听了不高兴,说:“公乃肯与尚方作书邪?”东方朔回答说:“且夫天子者,天下之首也。何谓尚方之曲事乎!”他以“尚方之曲事”来比喻“天子之曲意”,“天子”就是“尚方之曲事”的主人,也是东方朔进谏的对象。东方朔认为,天子是天下的最高统治者,他不能屈从于尚方(尚方即尚方令,掌管御用药具等物,这里泛指皇帝)的命令。这实际上是对汉武帝的独断专行进行了批评。
“丝纶不尽青云偃”二句,写东方朔进谏汉武帝的话。汉武帝听后不高兴,说:“吾固知胶西王不用汝言。”但东方朔仍不死心,说:“且陛下之重臣,左将军(霍去病)可矣。右将军(卫青)可矣。今上不知其驽下,使待诏金马门(宫中藏书之处),若抵罪,深幽绝域,臣请入长安,陛下何不知也?”这是东方朔又一次对汉武帝进行规劝。汉武帝听了很高兴,说:“善!吾知语之矣。”意思是说:“好啊!我明白了你的忠告了。”
“渔猎频输白日长”二句,写东方朔规劝汉武帝要爱惜人才,不要滥赏财物。汉武帝曾派人到各地搜刮财物,运回长安,并下令全国百姓不得生产,以便搜求珍宝。东方朔认为这是劳民伤财的事。他说:“天子用财,不在多,在所施得当也。故仁者轻财而信士,智者轻资而信士。凡天下所宝者,非金玉也,圣人之所厚者,莫近于仁义者也,孝者所以重亲也。义者所以处众也,仁者所以利人也。”他认为,君主应该爱惜人才,不要滥用钱财。如果滥用金钱和财富,就会失去民心;如果失掉民心,那么天下就会大乱。这实际上是在告诫汉武帝要对人才珍惜,不要滥赏财物。
最后二句写东方朔的规劝,意思是说:“听说天下都还在打仗,难道陛下不想念明光宫吗?”这是东方朔规劝汉武帝要关心国事,不要沉溺于享乐。
全诗四句八韵句式整齐,对仗工整。开头两句叙事,中间两句议论,结尾两句抒情,结构严谨。全诗通过写汉武帝对东方朔的宠爱和东方朔规劝汉武帝的话,表达了作者对汉武帝独断专行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