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阊春望欲何如,张仲蓬蒿故有馀。
青史未荒游侠传,白云长卧孝廉庐。
隔林幽鸟工催泪,拥榻寒山好著书。
解道王筠能辨霓,可无双鲤示郊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手法和思想情感分析理解鉴赏的基本能力。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结合重点诗句进行分析。
首先看“吴阊春望欲何如”,这是写诗人的所见。“春望”是春天里登高远望。诗人站在高楼之上,面对春天明媚的大好风光,心情无比舒畅。“欲何如”即想问自己:“春天的景色如此美好,我该做些什么呢?”这一句,诗人并没有直接回答自己“该做些什么”的问题,而是转而描写眼前所见到的景象,通过“欲”字,表现诗人此时内心的复杂情绪。
接着看“张仲蓬蒿故有馀”,“张仲”即指汉末张俭,“蓬蒿”指杂草。这里用典,表明诗人身处乱世之中仍怀有壮志。
再看“青史未荒游侠传”,诗人借《史记》之典故,表达自己的志向。《史记》中有《游侠列传》,其中记载了战国时代游侠的故事,这些故事歌颂了游侠仗义的行为,表达了他们追求正义的精神境界。诗人以史为鉴,希望自己能像那些游侠那样,为国为民,有所作为。
然后看“白云长卧孝廉庐”,意思是说:我要像古代那些隐退的贤士一样,在山中过着隐居的生活,做一个清正廉洁的人。
再看“隔林幽鸟工催泪,拥榻寒山好著书”,这是写诗人的所闻。诗人看到树林中的鸟儿在枝头啼叫,不禁潸然泪下。他坐在暖烘烘的竹榻上,手执笔来撰写诗文。这里,诗人以景托情,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最后看“解道王筠能辨霓,可无双鲤示郊居”,“王筠”是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侄子王献之;“双鲤”指的是书信。诗人借用这两个典故,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答案】
寄张幼于庐居
吴阊春望欲何如,张仲蓬蒿故有馀。
青史未荒游侠传,白云长卧孝廉庐。
隔林幽鸟工催泪,拥榻寒山好著书。
解道王筠能辨霓,可无双鲤示郊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