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有将归金错刀,暮云寒色动江皋。
故人知未驯龙性,小弟凭谁与凤毛。
名尽酒狂差自若,病来诗态任儿曹。
相闻不浅埙篪思,莫放阳春调转高。
【诗句释义】
客人有把归还金错刀(一种名贵的宝刀),暮云寒色动江皋(在江边)。故人知道我还没有驯服龙性,小弟请谁能与凤毛(凤凰羽毛制成的笔)?名尽酒狂差自若(即使酒量再大也像平常一样),病来诗态任儿曹。相闻不浅埙篪思(虽然彼此相隔遥远但心相通),莫放阳春调转高(不要将我的诗篇调子调得太高)。
【译文】
客人有把归还金错刀,黄昏的云雾寒冷的色彩在江上飘荡。老朋友知道我没有驯服龙性,小弟请谁能与我同用凤毛做笔。名声很大饮酒豪放却像平时一样,生病后写诗的神态由谁都能领会。虽然我们之间相距很远,但是互相思念之情如音律般和谐。不要让我诗歌的格调过高,要让它像春天一般温暖柔和。
【赏析】
此诗作于元和五年(公元810年),诗人在长安任职期间。这是一首赠答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全诗以“重寄”为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与思念。
首联“客有将归金错刀,暮云寒色动江皋”。意思是说客人即将离去,带走了那把珍贵的金错刀。夕阳西下,暮云渐起,江水波涛汹涌。这里的“金错刀”,是指名贵的宝刀,象征着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颔联“故人知未驯龙性,小弟凭谁与凤毛。”是说老朋友知道我并没有驯服龙性,小弟请谁能与我同用凤毛做笔。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和比喻,将自己比作龙性和凤毛,表达了自己的才华和自信。同时,也表达了对朋友的期待和希望。
颈联“名尽酒狂差自若,病来诗态任儿曹。”意思是说我的名字很大,酒量也很豪放,即使醉酒也像平时一样。生病以来,我写诗的神态任由孩子们摆布。这里的“酒狂”,指的是酒量极大,能够喝很多酒;而“诗态”,则是形容诗人写作时的状态。诗人通过这两个方面的描绘,展示了自己的个性特点,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
尾联“相闻不浅埙篪思,莫放阳春调转高。”意思是说虽然我们之间相隔遥远,但是我们互相思念之情如音律般和谐。不要让我诗歌的格调过高,要让它像春天一般温暖柔和。这里的“埙篪思”,是指音律和谐;“阳春调”,则是指音乐中的春天部分。诗人通过这一联,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谦逊和低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