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后郊居殊可怜,剧昏霾色隐寒烟。
战馀天地心难识,剥尽阴阳气尚偏。
海内厌长多事日,山中仅有得归年。
开尊棣萼能明眼,差胜悲吟剑岭边。

【注释】:

至日:《易》中以冬至为岁首,故称冬至之日。至后郊居殊可怜:指在郊外居所生活很可怜。剧昏霾色隐寒烟:天气阴沉,雾霾弥漫,烟雾蔽日。剧:严重。

战余天地心难识,剥尽阴阳气尚偏:战争过后,大地一片凄凉,天地间人心难以辨识,阴阳之气都受到了损害。剥尽:完全丧失。

海内厌长多事日,山中仅有得归年:天下厌恶长久的战争,只有山中的我才能找到回家过年的机会。海内:指天下。厌长:厌倦长久的战乱。

开尊棣萼能明眼,差胜悲吟剑岭边:打开美酒和美味的饭菜,让我的眼睛明亮起来,胜过悲伤地吟唱在剑岭之旁。棣萼(dié è):即“牡丹”,花名。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家乡战乱之后生活的描写。前四句描写了作者在战后荒凉、压抑的环境中的生活状况。诗的前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将战争带来的黑暗和混乱与自然界的阴霾相联系,突出表现了战后的惨状。第三句则通过比喻,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忧虑,暗示了战争对人们心灵的伤害。最后两句则是通过对美好事物和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在战争中的无奈与挣扎,以及战后回归自然的愿望。全诗通过对比、比喻、象征等艺术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战后的景象与心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白居易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以诗歌为媒介,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他的诗歌风格清新、真挚、朴实、易懂,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此诗是诗人对自己家乡战乱之后的描写。前两联通过描绘战争后的荒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忧虑。后两联则通过描绘美好的自然景色和美食佳肴,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对比、比喻、象征等艺术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战后的景象与心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