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平阳第一勋,五陵裘马尽输君。
雕弧甲夜弯秦月,彩笔商秋犯楚云。
乐府争传都尉句,孤儿别属子侯军。
他年自扫燕然石,不待班生为勒文。

【注释】

五陵:泛指京都附近的五个陵墓地区,此处指京城长安。

雕弧甲夜弯秦月:用箭射弯了的弓,比喻诗人的豪放和奔放。

彩笔商秋犯楚云:用五彩的毛笔在秋天画出了楚地的天空。

都尉句:指班超投笔从戎,立功边疆的故事。

燕然石:指汉代苏武被匈奴扣押时写的《登燕然山铭》。

【赏析】

此诗是赠李小侯的一首七绝,作于唐德宗贞元五年(789)。当时安史之乱已经平息,诗人应李小侯之请来长安游览,并写了这首诗送给他。全诗以豪迈的气势赞扬了李小侯为国建功立业的英雄业绩。

首联“谁是平阳第一勋,五陵裘马尽输君。”说是谁才是平阳第一功勋,长安城里的五陵贵族、王孙公子都把裘马输给你了。意思是说,你李小侯才气横溢,英姿飒爽,有盖世武功,堪比古人班超、卫青等,因此长安城中的豪门贵族都愿意将他们的财产献给你。

颔联“雕弧甲夜弯秦月,彩笔商秋犯楚云。”写李小侯夜袭敌营,凯旋而归。诗人用“雕弧”形容箭如鹰雕般锐利;用“彩笔”形容李小侯文采出众;用“商秋”来形容秋天的景色;“犯”字在这里表示侵犯的意思,形象生动。

颈联“乐府争传都尉句,孤儿别属子侯军。”说的是汉朝班超投笔从戎,为西域平定叛乱,立下赫赫战功。诗人称赞李小侯也像班超一样,为国家建立赫赫战功,让后人记住他的功绩。

尾联“他年自扫燕然石,不待班生为勒文。”诗人预言李小侯将来一定能像苏武一样,扫清边境的敌人,收复失地,为国捐躯,立下赫赫战功。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开阔,富有气势。它既赞美了李小侯的英雄业绩,又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