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侯燕坐琴堂上,琴底云生万壑松。
松爱芊眠时借色,云怜罨霭不辞封。
三江地僻催栖凤,二室天空起蛰龙。
服饵异时须待汝,为霖今旦莫从容。
【注释】
君侯:对人称君侯,是尊称,指王明府。
燕坐:闲居、安坐。
琴堂:指王公贵族的书房。
云生万壑松:指琴弦上弹出的琴音,如同万壑松林之中回荡的声音。
芊眠:指松叶茂盛时的样子。
罨霭:即“罨翠”,指山色青翠,云雾缭绕。
三江:长江、黄河、珠江。
二室:指中庭。
服饵:服用药物。
【解析】
这是一首赠诗,作者自喻为松、云,以松、云的形神,来赞美王明府。
第一句:“君侯燕坐琴堂上,琴底云生万壑松。”
君侯:对人称君侯,这里指王明府,即诗人的朋友。
燕坐:闲居、安坐。
琴堂:指王明府的书房。
琴弦上弹出的琴音,如同万壑松林之中回荡的声音。
第二句:“松爱芊眠时借色,云怜罨霭不辞封。”
松爱:松树喜欢。
芊眠:指松叶茂盛时的样子。
罨霭:即“罨翠”,指山色青翠,云雾缭绕。
云怜:指云喜欢。
因为松树喜欢青翠的色彩,所以云朵也乐于给它遮挡。
第三句:“三江地僻催栖凤,二室天空起蛰龙。”
三江:长江、黄河、珠江,泛指江南一带。
二室:指中庭。
地僻:地势偏僻。
凤:凤凰,古代传说中的祥瑞动物。
栖凤:比喻隐居的人。
蛰龙:指潜伏在地下的龙,古人认为龙能致雨,所以用“蛰龙”比喻贤能之人。
这两句意思是,江南地势偏僻的地方催促着隐居之士,像凤凰一样栖息;空旷的庭院里,像龙一样潜伏的贤才纷纷出现。
第四句:“服饵异时须待汝,为霖今旦莫从容。”“服饵”指服药,服食草石之药;“饵”指吃草石之药。“须待汝”指需要等待你。“霖”指连绵不断的降雨。
第五句:“为霖今旦莫从容。”
为霖:指下雨,霖是连绵不断地下雨的意思。“莫从容”意为不要从容不迫。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宪宗元和九年(804)秋。当时,诗人正任国子监祭酒,而王明府正是国子监司业。诗人把松、云作为自己的化身,以松、云的形神,来赞美王明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