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輀旌发上都,群公雪涕万人呼。
仍开地下修文馆,不拜宫中续命符。
吏部斗山初罢仰,君王雨露肯回枯。
从知续史心犹在,握手龙门事未孤。

【解析】

“少宰学士陶公虞臣挽章”,这是一首七言绝句。题目中“挽章”即诗的题名,是诗人为某位大臣所写的悼词。此诗以挽词形式抒发了对这位大臣不幸遇害的哀伤之情。

首句“五月輀旌发上都”,写五月里车马出发去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吊祭,百官百姓都为之哭泣。“輀旌”是古代用牛车运载灵柩或帝王出殡时所设的旗帜。“轓”字在此处作动词用,意为“驾着”。第二句“群公雪涕万人呼”,写皇帝也为之流下了眼泪,万民为之恸哭。“众庶”指平民百姓、群臣百官。第三句“仍开地下修文馆”,写朝廷又开辟了修文馆,以招揽人才。“修文馆”是唐代设置的文学馆,专事编纂和校勘经籍,延聘文士。第四句“不拜宫中续命符”,写这位大臣没有接受过皇帝的召见而突然死去。“宫门”指皇宫大门,“命符”是皇帝所颁发的符节,用以征召官员。第五句“吏部斗山初罢仰”,写这位大臣曾经担任过吏部尚书。“罢仰”是免去了官职。第六句“君王雨露肯回枯”,意谓皇帝恩泽深厚,不肯放弃一个已经枯萎的人才。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皇帝派专人到修文馆来迎接这位大臣,他却没有接受;虽然已经去世,但是皇上对他的恩德不会就此结束。

第七句“从知续史心犹在”,是说这位大臣生前曾做过《新唐书》,死后还有人会接续编撰,其志未遂。第八句“握手龙门事未孤”,意思是他的事业还没有完结,还会有人继承他的志向,完成未竟的事业。

【答案】

译文:五月里车马出发去上都吊唁,百官百姓都为之流泪,皇上也为之洒泪,万民悲痛不已。朝廷又开辟了修文馆,以招揽人才,那位大臣没有接受过皇帝的召见而突然死去。这位大臣曾任吏部尚书,皇帝的恩泽深厚,不肯放弃一个已经枯萎的人才。从知道这件事以来,他继续编撰《新唐史》的心还在,还有人要接替他的事业,完成未竟的事业。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为唐宰相虞卿写的挽词。《全唐诗》共收录虞集的挽诗15首,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是《虞部尚书挽词》和《翰林学士虞部君挽词》。这两首诗都是虞集的代表作之一,被后人广泛传颂。虞集是元明两朝著名的文人,有“一代儒宗”之誉。他与柳贯、杨载、范椁并称为“元代四大家”。虞集一生著作甚丰,尤以诗文闻名于世。其诗多咏史抒怀,风格典雅俊丽。

虞集是元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他在诗歌创作方面成就突出,其诗题材丰富多样,风格高雅清新、意境优美动人,被誉为“元代诗坛三大家”之一。虞集与揭傒斯、柳贯、杨载、范梈齐名,称“元末五子”。他们的作品在当时就受到人们的赞誉,后世也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对当时和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