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节朱幡缥缈间,纵非天汉不尘寰。
平超五岳王公位,肯数三峨伯仲山。
千嶂雾深银作海,九霄云净玉为关。
空馀沆瀣零仙掌,消渴相如可再攀。

绛节朱幡缥缈间,纵非天汉不尘寰。

平超五岳王公位,肯数三峨伯仲山。

千嶂雾深银作海,九霄云净玉为关。

空馀沆瀣零仙掌,消渴相如可再攀。

注释:

  1. 绛节朱幡:古代官员出行时所持的红色旌旗,象征权力和地位。缥缈间:在云雾中隐约可见。纵非天汉不尘寰:即使不是天上的神仙,也不会被凡人所忽视。
  2. 平超:超越、越过。五岳:中国的五座名山,分别为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王公位:指帝王的高位。肯数:怎能比得上。三峨伯仲山:指峨眉山,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境内,与四川青城山并称“双秀峰”。
  3. 千嶂(zhǎng):形容山峦重叠的样子。雾深:云雾浓密。银作海:像大海一样银装素裹。九霄:高空中的云层。云净:云层清晰,天空明亮。玉为关:像关口一样坚固而美丽。
  4. 空馀:只有。沆瀣(hàng xiè):一种清凉的水,这里泛指甘露。零仙掌:散落在地上的仙人掌。消渴:口渴。相如:司马相如,西汉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曾因口吃而不得志,后成为著名的辞赋家。可再攀:可以再次攀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太和山顶后所看到的壮丽景色和内心的喜悦之情。首联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人间,但依然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不受世俗纷扰;颔联则通过对比五岳之巅与自身的地位,表达了诗人对权力的不屑一顾;颈联以云雾和云层的变幻,展现了太和山顶的神秘莫测;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自己对名利淡薄的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豪迈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