麇子城南看放舟,鸣笳叠鼓不宽愁。
过云石迥如人立,破壁江能学字流。
此际雄谭还白马,早时真气失青牛。
亦知别后无他事,肯为嵾峰暂少留。
【注释】
①麋子:指麋鹿。②不宽愁:《诗经·小雅·鹿鸣》中有“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句,意谓鹿鸣之声使人宽心,故云“不宽愁”。③嵾峰:山峰名,在今安徽当涂县西。④青牛:传说中西王母的坐骑。⑤嵾峰暂少留:指暂留一宿,即暂作停留之意。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之作。诗题中的“移舟饯”指送别。诗人与友人相聚时,有感而发,作此诗相赠。全诗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景,表达了对朋友离别后的思念之情。
诗的首联“麇子城南看放舟,鸣笳叠鼓不宽愁”,描绘的是诗人和朋友分别的场景。诗人站在城南,远望着朋友的船只,听到船夫们敲着鼓、吹起号角的声音,却无法消除心中的愁绪。这里“南”、“看”、“不宽愁”等词都富有画面感和情感色彩。诗人通过自己的视角和感受,展现了离别时的复杂情绪。
第二联“过云石迥如人立,破壁江能学字流”,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和朋友分别后的场景。诗人想象自己站在一块高耸入云的石头上,仿佛看到了朋友的身影。同时,他看到江水奔流不息,就像有人在教孩子识字一样。这里的“过云石”、“破壁江”都是富有想象力的画面,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而“如人立”、“能学字流”则巧妙地将离别的情绪融入自然景色之中。
第三联“此际雄谭还白马,早时真气失青牛”,是诗人对自己和朋友分别后的生活状态的描写。诗人在这里用“雄谭”来比喻自己的才华横溢,用“白马”来比喻自己的前途似锦。同时,他也用“真气失青牛”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失落和困惑。这里的“雄谭”和“白马”都是富有象征意义的词语,而“真气失青牛”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最后一句“亦知别后无他事,肯为嵾峰暂少留”,则是诗人对友情的总结和感慨。他认为朋友之间的离别虽然会带来一些困难和烦恼,但只要彼此相互理解和支持,就一定能够度过这个难关。这句诗也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惜和珍视之情。
整首诗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表现,传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怀念和珍惜之情。同时,诗人还运用了一些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诗歌更具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