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齐门和铗歌,辟书先后起烟萝。
幕中明月堪相共,镜里秋霜奈我何。
燕颔古来金印远,虎符西去玉关多。
那能醉尔葡萄酒,射鹿还煎热洛河。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时,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根据诗句的内容、重点,分析所给提示的要求作答即可。

“回首齐门和铗歌,辟书先后起烟萝”的意思是:回头望去,齐门边吟唱《和剑歌》,新官上任时,朝廷诏令先后传来。“齐门”,即齐安门,在今安徽寿县东南。“和剑歌”:《汉书.王吉传》载:“王吉少时家贫,与同郡鲍宣共入太学,师事张膜(霸陵人,字仲升,以明经为郎)。吉既学,宣谓吉曰:‘仕宦不进则退,宜还归故庐,耕田种艺,以待四方之士,吾闻之:‘见免者忧,得免者喜’,吉志强欲仕,我独惧其不能也,若使有政,我亦不敢知,必当先汝也。”这里王吉自比鲍宣。“辟书”,征召之命;招纳贤士之意。“烟萝”,指山岚云气,比喻仕途如梦。

“幕中明月堪相共,镜里秋霜奈我何”的意思是:幕府中皎洁的明月与你共度良宵,镜中映现的秋霜又奈我何?“堪”,可;“奈”,奈何。这两句是说:幕府中明亮的月光可以与我共享,镜子中的秋天霜花又如何奈何我呢?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之情,同时暗寓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燕颔古来金印远,虎符西去玉关多”的意思是:昔日燕颔金印已远离而去,如今只有虎符西去玉关。“燕颔”,古代官衔名。唐制:“文武官三品以上及职司五品以上皆加鱼袋,以识其品级。鱼袋上画龙形,有双鱼于其中。”“燕颔”,这里指武官的佩饰,即鱼袋。“燕颔古来金印远”,意思是昔日高官显贵的佩饰已不再佩戴,而只留下了空空的鱼袋。“虎符”,古代用以调动军队的重要凭证,因符信上有铜虎形,故称。“玉关”,泛指边境。“西去玉关多”,意思是那些曾经威振四方的武将如今都已离开玉门关。这两句是说:那些昔日显赫一时的武将已经不在了,留下的只有空空的鱼袋,以及那遥远寒冷的玉门关。

“那能醉尔葡萄酒,射鹿还煎热洛河”的意思是:你怎能沉醉于你的葡萄酒?射猎时还会把洛河水都煎热。“尔”,你。“那”,哪。这两句是说:你怎能沉溺于你的酒色之中?你射猎时还会把洛河水都烧干。“那能”,“哪能”,哪里能够。这两句是说:你怎能沉醉于你的酒色之中?你射猎时还会把洛河水都烧干。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担忧之情。诗人认为,朋友应该以国家的大事为重,而不是沉溺于享乐之中。最后两句是说:你怎能沉醉于你的酒色之中?你射猎时还会把洛河水都烧干。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担忧之情。诗人认为,朋友应该以国家的大事为重,而不是沉溺于享乐之中。

【答案】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诗人借咏史抒怀,抒发了对国家大事的忧虑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希望友人为国家大事着想的迫切心情。

此诗前四句写诗人被征为河西节度参谋后的心情。首二句写诗人在齐门赋诗,并得到新任河西节度使李广济的召见,于是诗人就辞别了友人王吉,开始了赴任的行程。第三句写诗人到达幕府所在地后,看到幕府中的明月,不禁感叹时光的流逝,感叹岁月的无情。第四句写诗人看到秋霜挂在镜面上,不禁叹息年华老去,感叹时光流逝。第五六句写诗人想到自己即将离开长安返回故乡,不禁感到十分惆怅。第七八句写诗人想到自己回到故乡以后将会受到人们的嘲笑,不禁感到十分伤心。

这首诗的后四句写诗人到任后的生活状况。诗人在河西节度使府内,每天看到的都是一片荒凉的景象,不禁感到十分凄凉。第九句写诗人在幕府中见到的明月只能与自己相伴,不能与人共享。第十句写诗人在镜子面前看到的秋霜也无可奈何。第十一句写诗人想到自己将来一定会像过去那样受到人们的排挤,不禁感到十分悲伤。第十二句写诗人想到自己将来一定会像过去那样受到人们的排挤,不禁感到十分悲伤。

这首诗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通过诗人自己在河西幕府的经历,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