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传消息到襄州,济胜唯应踏虎丘。
金作嵾山空弄色,珠悬汉水不成投。
还凭摩诘诗中画,写作宗生卧后游。
必待他年婚嫁毕,桃花烂却武陵舟。

【注释】:

  1. 叔宝约游武当不至欲按余诗作图聊尔次答且寓嘲:指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征之间的一段故事。唐太宗曾想游览武当山,魏征认为武当山上的道士会阻止他,就让他写了一首诗给道士,道士看了之后,果然没有阻止他。所以,后来有人问魏征为什么不直接去武当山,魏征回答说:“我是用这种方式让道士打消了阻拦我们的念头。”
  2. 虚传消息到襄州,济胜唯应踏虎丘:意即在诗词上虚传消息,到了襄阳,只有去参观虎丘(苏州)的景点才能找到乐趣。
  3. 金作嵾山空弄色,珠悬汉水不成投:意即在诗词上虚传消息,到武汉,只能欣赏长江两岸的美丽景色,却不能把长江的水带回家。
  4. 还凭摩诘诗中画,写作宗生卧后游:意即在诗词上虚传消息,到了成都,只能欣赏杜甫的诗作,而无法欣赏他的卧房风景。
  5. 必待他年婚嫁毕,桃花烂却武陵船:意即等自己将来结了婚,有了孩子以后,再去武当山旅游也来不及了。因为那时间已经过去了,而且现在也没有人再像以前那样愿意接待游客了。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诗。诗人通过虚构的消息、不实的诗句来讽刺那些只会吟诗作赋,却不愿去实地游玩的人。全诗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表达了自己对这种虚华行为的不满和鄙视。
    首句“虚传消息到襄州”,暗指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征之间的一段故事。当时魏征曾劝谏太宗不要游览武当山,因为山上的道士会阻止他。于是,魏征就写了一首诗给道士,道士看了之后,果然没有阻止他。所以,后来有人问魏征为什么不直接去武当山,魏征回答说:“我是用这种方式让道士打消了阻拦我们的念头。”这句诗既点明了主题,又为后面的讽刺作了铺垫。
    第二句“济胜唯应踏虎丘”,则是以虎丘作为游览的象征。虎丘位于苏州,是一座著名的旅游景点。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要想真正领略山水之美,最好的方式就是去实地游览。这与魏征劝谏唐太宗不要游览武当山的做法如出一辙。
    第三句“金作嵾山空弄色,珠悬汉水不成投”,则进一步强调了实地游览的重要性。这里的“嵾山”是形容武当山的险峻,而“汉水”则是指长江。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如果只是在诗词上虚传消息,那么无论走到哪里,都无法真正领略到自然风光的魅力。这实际上是在讽刺那些只会吟诗作赋,却不愿去实地游玩的人。
    接下来的两句则是以杜甫和李白为例,进一步说明这一点。杜甫的诗歌以其深沉厚重著称,而李白则以豪放奔放闻名。他们都是中国古代文学巨匠,但他们的作品往往只停留在纸面上,从未真正去过他们所描述的地方。因此,当他们在纸上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时,读者只能通过他们的想象去感受这些美景。然而,当真正的美景展现在眼前时,他们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无法再与读者一同欣赏这份美丽。
    最后一句“必待他年婚嫁毕,桃花烂却武陵船”,则是以婚礼作为比喻。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只有在自己有了家庭、有了孩子之后,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美好。而在那时,再去游览武当山也来不及了。因为那时已经过去了,而且现在也没有人再像以前那样愿意接待游客了。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和对虚华行为的讽刺,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真谛的追求和对虚华行为的鄙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