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妨蜡屐并登危,碧汉泓澄欲四垂。
极北三尖疑华掌,天西一抹是峨眉。
灵风暗送双成管,宿雾初收玄武旗。
已是壮游殊未快,何如纳节领真祠。
与敬美少参登太和绝顶二首
无妨蜡屐并登危,碧汉泓澄欲四垂。
极北三尖疑华掌,天西一抹是峨眉。
灵风暗送双成管,宿雾初收玄武旗。
已是壮游殊未快,何如纳节领真祠。
注释:
- 无妨蜡屐并登危:不要紧,可以带着蜡制的木屐一起登上险峰。
- 碧汉泓澄欲四垂:形容银河的清澈明亮,宛如一湾深潭,仿佛要垂向天际。
- 极北三尖疑华掌:指北斗星中,勺柄上的三个小星点(斗柄)的形状,像手掌一样,位于北天极附近。
- 天西一抹是峨眉:指峨眉山在西边天空中的影子,如同一抹淡淡的云彩。
- 灵风暗送双成管:双成管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乐器名,这里用来形容微风轻轻地吹动着双成管,发出悦耳的声音。
- 宿雾初收玄武旗:宿雾是指早晨时分的薄雾,玄武旗则是指古代帝王出行时使用的仪仗队旗。这句诗描绘了清晨时分,随着宿雾渐渐消散,玄武旗也随之升起的景象。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登临太和绝顶的诗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人生壮游的感慨。全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太和绝顶的壮丽风光和诗人内心的感受。
首联“无妨蜡屐并登危”,诗人毫不介意地带着蜡制的木屐一同登上险峰,展现出他对攀登的无畏精神和对美景的渴望。这里的“无妨”二字,体现了诗人豪放洒脱的性格,也暗示了他对世俗名利的超脱。
颔联“碧汉泓澄欲四垂”,描绘了银河如一湾深潭般清澈明亮的景致,仿佛要垂向天际。这两句诗通过对星空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深远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对于宇宙和自然的敬畏和向往。
颈联“极北三尖疑华掌,天西一抹是峨眉”,通过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北斗星勺柄上的三颗小星点(斗柄)和峨眉山在西边天空中的影子。这两句诗既展现了诗人对天文知识的了解,也表达了他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
尾联“灵风暗送双成管,宿雾初收玄武旗”,进一步描绘了清晨时分,随着宿雾渐渐消散,玄武旗也随之升起的景象。这两句诗不仅营造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于生命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诗中的典故和意象也增添了作品的艺术魅力,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