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尔幡然了宿因,秣陵秋色引征轮。
赐环今日无同辈,请剑当年有直臣。
此去但修居士业,何妨重现宰官身。
病夫伎俩消除尽,莫向明时及隐沦。
我们需要逐句分析这首诗的结构和内容。
诗句解释:
- “羡尔幡然了宿因”:这句表达了对陈太常(即陈亮)过去行为的赞赏和怀念。这里的“幡然”意味着彻底改变,而“宿因”可能指的是他的旧有行为或习惯,但现在已经有所改变。
- “秣陵秋色引征轮”:描述了秣陵(今南京)秋天的美丽景色,以及这些景色如何吸引着陈太常去参加某种活动。这里的“征轮”可能是指某种出行或行动。
- “赐环今日无同辈”:这句话可能是在说,现在的社会环境与陈太常见诸报端时已经大不相同,他现在没有同样的同类可以交流和讨论。
- “请剑当年有直臣”:这句话表明在陈太常过去的时代,他曾经是一个敢于直言不讳的直臣,但现在这种情形已经不再存在。
- “此去但修居士业”:这句话表示陈太常将专注于自己的居士生活,不再追求其他事务。
- “何妨重现宰官身”:这句话提出了一个问题,是否应该再次担任官职。
- “病夫伎俩消除尽,莫向明时及隐沦”:最后这句话是对那些还在追求名利的人的忠告,告诉他们不要在光明时期追求隐士的生活或避免世俗的诱惑。
译文:
羡慕你的改变,你彻底地改变了你的宿世之因,
秣陵的秋色吸引了你去参与新的活动。
现在的你,没有了昔日的同类,
请剑之时,你还是一个敢言直臣。
你现在专注于居士的生活,
是否该再度出仕?
如果你觉得可以,不妨重登仕途。
不要再追寻隐逸的生活,
那些仍在寻求功名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别诗,通过赞扬陈太常的改变,以及对他在社会中角色的变迁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他过去行为的赞赏和对未来的期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忠诚和责任的看法。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社会和政治环境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