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栖故垒学庚桑,书带沿阶薜荔墙。
老去朱颜犹自王,少来青眼或能方。
西河旧忆经生业,北面谁当弟子行。
偶为敲针一垂钓,不将余日向文王。
经师朱教谕先生八十寿言
仍栖故垒学庚桑,书带沿阶薜荔墙。
老去朱颜犹自王,少来青眼或能方。
西河旧忆经生业,北面谁当弟子行。
偶为敲针一垂钓,不将余日向文王。
注释:
经师朱教谕先生八十寿言:经师,指朱教谕先生。八十寿言,祝寿词。
仍栖故垒学庚桑:意思是仍然住在过去的堡垒里学习“庚桑”,即道家的养生之道。
书带沿阶薜荔墙:意思是书带上的装饰物顺着台阶爬上了薜荔墙。
老去朱颜犹自王:意思是尽管年岁已大(颜),但精神依然旺盛如王。
少来青眼或能方:意思是年轻时(青眼),或许能指点迷津。
西河旧忆经生业:意思是在西边河流旁怀念过去做经生的日子。
北面谁当弟子行:意思是北方(北面)谁能成为我的弟子。
偶为敲针一垂钓,不将余日向文王:意思是偶尔敲击一下铁锤,就拿起钓鱼竿垂钓,不再把时间用于追求名利。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祝寿诗,诗人通过回忆和感叹,表达了对朱教谕先生的尊敬和敬仰。
首联,诗人回忆自己曾经住在一个旧堡垒中学习“庚桑”,这象征着他曾经的隐居生活和对道家学说的追求。同时,诗人也在用这种比喻来表达他对朱教谕先生的敬仰之情。
颔联,诗人回忆起年轻时(青眼),可能曾给朱教谕先生指点过迷津;而如今,朱教谕先生已经80岁了,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精神。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朱教谕先生的尊敬之情,也表达了他对时间的感慨。
颈联,诗人回忆起在西边河流旁怀念过去做经生的日子,以及那时的学子们如何向他请教学问的情景。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之情,也表达了他对现在的无奈。
尾联,诗人表示自己偶尔会敲击一下铁锤,就拿起钓鱼竿垂钓,不再把时间用于追求名利。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追求欲望已经减弱,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生活的淡定和宁静。
这首诗通过对朱教谕先生的祝寿,表达了诗人对朱教谕先生的尊敬和敬仰之情,以及对时间的感慨、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