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尘下马卷朱旗,正是呼韩款塞时。
烽火不惊刁斗色,铙歌偏写越裳诗。
雅闻茂苑棠千树,行见渔阳麦两岐。
任使胙茅酬大国,不如调鼎赞无为。
诗解
- “清尘下马卷朱旗,正是呼韩款塞时。”
- “清尘”意味着尘土飞扬,通常用来形容战争或重大事件后的景象。这里可能是描述某种重大事件发生后的情景。
- “下马”和“卷旗”表明了仪式或礼节的结束。
- “呼韩”可能是指某位古代的国王或统治者的名字,这里可能是在指一位重要的人物。
- “款塞”是一种外交礼仪,即向边塞派遣使者,表示友好。
- “烽火不惊刁斗色,铙歌偏写越裳诗。”
- “烽火”是古代用来报警的一种信号,常用于战争中。
- “刁斗”是一种古代的炊具,形状像锅。
- “越裳”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越南北部。
- “铙歌”是一种古代的音乐形式,常伴随着军事行动。
- “越裳诗”可能是对某首表达和平或友谊的古诗词的描述。
- “雅闻茂苑棠千树,行见渔阳麦两岐。”
- “茂苑”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者指的是茂盛的地方。
- “棠千树”指的是树木数量极多,这里的“棠”可能是指一种树的名称。
- “渔阳”也是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北省。
- “麦两岐”中的“岐”可能是指分岔的地方,这里指的是小麦成熟后的田地。
- “任使胙茅酬大国,不如调鼎赞无为。”
- “胙茅”是古代的一种祭祀仪式,使用新收获的草作为祭品。
- “大国”在这里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
- “调鼎”是一种烹饪技巧,意味着调味。
- “赞无为”可能是在说赞美自然的状态或者是强调不干预、不过度干预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