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江天尽尺书来,茂苑人惊匹练开。
可是已经平子目,谁能不惜孝标才。
冥鸿失序犹堪矫,黄鸟迁乔且莫哀。
他日单车追入洛,迟君携手阖闾台。
诗句注释及赏析:
- 诗句解读
- “漳江天尽尺书来”:描述书信如箭一般迅速到达,漳江是地名,象征着远方的亲人或友人。
- “茂苑人惊匹练开”:茂苑是指一个美丽的地区,匹练指的是细丝般的白色绸带,这里形容收到书信时人们的惊讶和喜悦。
- “可是已经平子目”:这里的“平子”可能是指汉代的文学家班固,他的《汉书》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书信内容的高度期待。
- “谁能不惜孝标才”:孝标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名将黄忠,以勇猛著称。诗人在这里可能是在说即使面对困难或挑战,也不会放弃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 “冥鸿失序犹堪矫”:冥鸿指大雁,失序意味着失去了原有的秩序,但仍然能够调整自己飞向南方的方向,这里比喻即使在困境中也能够找到出路或改变。
- “黄鸟迁乔且莫哀”:黄鸟指黄鹂鸟,乔指树木。黄鹂鸟虽然搬家(比喻变化)但不要因此而悲伤。这里表达了对事物变化或变迁的态度。
- “他日单车追入洛”:追入洛指的是回到洛阳,单车指单人骑自行车。这里暗示了诗人未来有回归洛阳或实现某种计划的决心。
- “迟君携手阖闾台”:阖闾是春秋时期的吴王,这里用来形容一种合作或结盟的愿望。迟君表示尊重对方的意愿,携手则意味着共同努力。
- 诗歌背景
- 这首诗作于明代,王世贞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曾任刑部主事等职。他的诗作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文化状况和个人情感体验。
- 主题思想
-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对现实的感慨。通过书信的传递和内容的讨论,展示了作者对友情、事业和人生态度的思考。
- 艺术手法
- 整首诗采用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具体场景的描述传达出诗人的情感和思考。使用了大量的典故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意蕴。
- 语言风格
-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而有力,既有古典诗词的韵味,又不失现代诗歌的清新。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形象的比喻,使诗歌更加富有感染力。
- 历史背景
-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明代的社会政治环境紧密相关。明初的政治斗争和社会变革为文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灵感来源。
- 文化价值
- 作为文学作品,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文化氛围和价值观念,也为后世提供了研究明代社会和文化的重要资料。
- 教育意义
- 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了解到古人如何通过书信交流思想感情,也可以从中汲取到关于人际关系、个人成长和自我价值的启示。
王世贞的这首诗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份时代的记忆和历史的见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理解,可以更深入地感受到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同时也能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