鹫宫高踞凤城南,半入杉松暝色酣。
杯底应徐无俗韵,坐中殷许有清谈。
新蟾似尼严谯漏,倦鸟疑催俗客骖。
莲社故应饶野服,竹林吾总愧朝簪。
注释:
- 鹫宫高踞凤城南,半入杉松暝色酣。
鹫宫:指寺庙。半入杉松暝色酣:一半进入了杉树和松树,傍晚的景色十分宁静。
- 杯底应徐无俗韵,坐中殷许有清谈。
杯底:酒杯底下。殷许:殷勤。清谈:高雅的交谈。
- 新蟾似尼严谯漏,倦鸟疑催俗客骖。
新蟾:新月。严谯(qiáo):古代夜间报时用的鼓声。催:催促。俗客:庸俗的人。骖:马套在车前边。
- 莲社故应饶野服,竹林吾总愧朝簪。
莲社:即莲社寺,位于山南凤阳县西南三十里处。竹山:地名,在今安徽宣城、绩溪一带。朝簪:指朝官的冠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八月初六日携酒与七位同道朋友一起游览凤阳名胜古迹——鹫宫寺,并分韵赋诗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世俗的不屑一顾。
首联“鹫宫高踞凤城南,半入杉松暝色酣。”写鹫宫寺的高耸在凤阳城南,夜色中它的影子半入了杉树林和松树林中。
颔联“杯底应徐无俗韵,坐中殷许有清谈。”写酒杯底下没有俗气,坐在一起的人都有高雅的谈话。
颈联“新蟾似尼严谯漏,倦鸟疑催俗客骖。”写新月如一个尼姑,敲打着钟声如同催促那些庸俗的人。
尾联“莲社故应饶野服,竹林吾总愧朝簪。”写莲花社地所以有很多穿着粗衣的人,而竹子山人我则总是感到惭愧,因为我戴着的是朝官的冠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