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去佩亦去,佩空人自空。
情知不嬿婉,犹道有无中。
【赏析】
嘉则的诗,以五言绝句为主,每首都自成一意。他善于运用典故,使诗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色彩。如“漫为倚答当更许我事不许我情也”一句,就化用南朝宋谢灵运诗句“此生固已无长策,且看枝枝尽芳菲”,既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宽慰之意,又流露出自己对仕途不如意、壮志难酬的悲慨。“仰山师云神道则不无佛法须还老夫在一笑避雨陵”一联,也是化用典故。据《南史·王弘传》载:王弘曾与范泰等同游钟山,登石头城,望京邑而叹曰:“京洛多风尘,君侯何日来?”后范泰作《石门颂》,王弘即和之,有“仰山陵若木,下瞰洛阳川,天险犹可保;人谋竟何补?”(《法苑珠林》)两句。这里王弘把范泰比作晋代高僧慧远(334—416),说范泰是隐居在钟山上的人,而他自己却还在世上。这既是对自己政治上失意的自嘲,又是对范泰隐居生活的羡慕。全诗以咏史的方式,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沉思考,抒发了作者对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感慨与无奈。
这首诗的译文是:
我和你相知相惜多年,你如今要写五言绝句和我唱和,就像乐府歌辞一样。有的像古代诗人咏史之作,也有的写得像咏史一样。现在我随意为你作诗应答,你也该允许我不拘泥于形式,不必强求我按你的要求去写。你要我这样写,那我就写吧;你不要我那样写,我也就不勉强了。你看,连山野老神仙都在笑,说:神佛的道路固然有佛法存在,但终究不是真正的佛法,还是要回到我的老本行上来。我只好一笑置之,避开雨中的陵墓。
他的佩饰也就跟着不见了;但是人的离去,并不会使人变得空幻或消失。我知道这种离别不会带来欢乐,但还是要说:人世间的事情,有时是美好的,有时又是丑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