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从燕市赋招魂,东海虚明孝妇冤。
尔道行春三辅遍,萧条秋色老中原。

【注释】

别李邢州宗考功徐比部吴给事诸君:告别李邢州(作者)的同宗兄弟,请他们帮助自己。邢州,即邢州府,唐时在今河北邢台县一带。宗考功,指李邢州的伯父;徐比部,指李邢州的叔父;吴给事,指李邢州的堂兄。三辅,指长安附近的京兆、左冯翊、右扶风三个地区,这里泛指中原一带。尔道,指李邢州的叔父。行春,谓春天出行巡察。“尔”通“尔”,你。尔道行春,指你到这附近地区巡视。三辅遍,遍行三辅,指巡视了整个三辅地区。萧条,形容秋日的荒凉景象。老中原,指把中原地带看得空寂而冷落。“尔”,指李邢州的叔父。

【译文】

我辞别你们诸位,当时正值我们正在三辅地区执行任务。

没有随燕市赋招魂之诗,却有东海虚明孝妇冤的哀歌。

你们去巡视行春,应该走遍了三辅地区,但秋天到来后,中原一片萧条。

【赏析】

《送邢丘二子》是一首五言古诗。诗人以送别友人为题,借送别之际抒发对国家和人民前途命运的关怀,表现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开头两句:“别李邢州宗考功徐比部吴给事诸君时方有三辅之役。”意思是说,当时我正处在三辅地区执行任务。三辅地区包括京兆、左冯翊、右扶风三个郡,这里泛指中原一带。“时方有三辅之役”中的“时”,指当时。“方”,当。“三辅之役”指的是当时在三辅地区的任务或使命,具体地说就是巡视三辅地区。“李邢州”,指作者的族叔李邢州(邢州府长官)。“宗考功”,是对族叔的一种尊称,意为宗族中主管考试的功曹。“徐比部”,指作者的堂弟徐比部。“吴给事”,是指作者的堂兄吴给事。“诸君”,指作者与上述诸人之间的称呼。

第三句:“未从燕市赋招魂,东海虚明孝妇冤。”意思是说我没有参加由燕市赋招魂的宴会,但听了有关东海虚明孝妇的哀歌。燕市赋招魂,是一种丧葬礼仪,燕是诸侯国名,燕市是当时的一个集市。燕市赋招魂,就是在这个集市上的丧葬礼仪。虚明孝妇,指的是汉代女子陈留太守梁节义之妻窦氏(俗称窦娥),相传她被冤枉杀害后,天帝要她到阴间作证,并答应给她一个官职作为报酬。窦氏坚决不去,天帝只好把她放回人间,让她在黄河边投河自尽。窦氏死后三年,天帝下诏将窦氏改嫁给一个姓郭的男子。后来窦氏托梦告诉丈夫,说自己已经投胎做了鬼,现在阴间的官员都不认识她了。

第四句:“尔道行春三辅遍,萧条秋色老中原。”意思是你们去巡视行春,应该走遍了三辅地区,但秋天到来后,中原一片萧条。“尔”,指李邢州的叔父。“尔道行春”,指你到这附近地区巡视。“三辅”,指的是西汉时期京畿一带的行政区划,包括京兆尹所管辖的京兆、左冯翊和右扶风三个地域。“遍”,到处的意思。“尔道行春”,就是说你要到这附近地区巡视。“萧条”是形容词,指萧瑟凄凉。“老中原”,指使中原地带感到空寂而冷落。中原,指中国中部广大地区,这里特指南方。

这首诗是作者离别同乡朋友时写的,所以写了很多关心朋友的话。全诗语言平易浅近,直抒胸臆,毫无矫饰造作之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