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争向傅亭开,独有妖红最后栽。
不是锦江新样锦,蜀妃魂挟楚云来。
【注释】
傅伯雅:唐代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园亭:花园亭子。蜀妃:指汉代王昭君。王昭君出塞,为匈奴呼韩邪单于所妻,号“阏氏”。锦江:即四川成都的锦江,成都旧称锦官城。锦:指织锦,比喻绚丽多彩的色彩。新样锦:指锦上添花式的装饰。
【译文】
百花竞相开放在傅家园林的亭子里,唯独那娇美的花朵最后栽下。这并非锦江上的花朵,而是蜀国王妃的魂魄,挟带着楚地云霞而来。
【赏析】
此诗写于唐大历(唐宗宝年间,公元766—770年)诗人杜甫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期间,是一首咏物佳作。诗人以拟人手法描绘蜀妃魂随春风来到蜀地的动人情景。
开头两句,先总说百花争向傅家园亭开,独有蜀妃的花朵最后才栽种。这两句话概括了全诗的主旨。
首联写百花盛开,唯蜀妃的花朵最后才被栽种。颔联写蜀妃的花瓣不是锦江上的新样,而是蜀国王妃的魂魄,挟着楚地云霞而来。尾联写百花争艳,而蜀妃的花朵却最艳丽,她的美丽远胜过其他花朵。
诗的前三句写景,后一句写情。前半部分描写了各种花卉,特别是蜀妃的花朵,后半部分则表达了作者对蜀妃的怀念之情。这首诗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和风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