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家乞巧候天孙,月转参横不掩门。
拙癖病来逾自爱,卧陪孤影度黄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描绘了七夕之夜的宁静与孤独。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1. 邻家乞巧候天孙

  • 解释:在古代,人们相信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而每年的七月七日,也就是七夕节,正是他们鹊桥相会的时刻。因此,在这一天,人们会向织女星祈求美满的爱情或婚姻。这里的“邻家”指的是邻居,而“乞巧”则是向织女星祈求美好的姻缘。
  • 注释:七夕节(Qixi Festival):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农历七月初七。这个节日与牛郎织女的传说息息相关。
  • 译文:在这七夕节,邻居们聚集在一起,向织女星祈求爱情的美好。

2. 月转参横不掩门

  • 解释:这句话描述了夜晚时分的场景。月亮逐渐移动,当它转到天顶时,月亮的光芒可以穿透窗户,照亮房间而不遮挡门口。这里用“不掩门”来形容月光明亮,足以照亮整个房间。
  • 译文:随着时间的流逝,月亮慢慢升高,直至能够照亮整间屋子。

3. 拙癖病来逾自爱

  • 解释:这里的“拙癖”可能是指某人有某种怪癖或习惯,但在这个语境中,它更可能是指作者自己生病的状态。而“自爱”则表明尽管身体不适,作者仍然保持一种自我关爱的态度。
  • 注释:拙癖:指某人有某种古怪或不寻常的习惯或性格特点。这里可能指生病时的特殊状态。
  • 译文:由于生病的缘故,我对自己的健康更加珍惜,不再因为身体的不适而抱怨。

4. 卧陪孤影度黄昏

  • 解释:这句话描述的是作者在病榻上度过的时光。他独自陪伴着自己的影子,度过了黄昏时分。这反映了作者的孤独和对孤独的接受。
  • 译文:我躺在病床上,孤单地陪伴着自己的影子,度过了黄昏时分。

5. 赏析

  • 这首诗通过描绘七夕节的夜晚以及作者的身体状况,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在繁忙和喧嚣的生活中,诗人选择了一个宁静的时刻,与自然融为一体,体现了他对于简单生活方式的向往。同时,诗中的孤独感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真实情感,以及对自我价值的认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