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为天王德意真,倾家多作赈饥人。
两都多少黄金穴,不救区区白屋贫。
【注释】:
三月:农历的二月,即春季。
留任:留守任所。
百三十日:一作“百三十旬”。
可忧可悯可悲可恨者信笔便成二十绝句:可以忧愁、怜悯、悲哀、愤恨的事,随手就写成了二十首绝句。
适意之作十不能一:满意的诗作,十篇里只有一篇能令人满意。
区区一段心绪况味耳:这仅仅是我一时的心情和感受罢了。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留守任上的所见闻。
开篇两句说:“自三月朔抵留任于今百三十日矣。”从三月初到如今共一百三十天了。“三月朔”即农历的三月初一。“抵留任于今”,即在留守任上。诗人把这段时间概括为“百三十日”,既点明时间之长,又暗示留守任上的种种遭遇。
接下来写所见所闻之事:“中间所见所闻有可忧可悯可悲可恨者,信笔便成二十绝句。”在这期间,他看到听到了许多值得忧虑、怜悯、悲伤、愤怒的事情,于是随手写下了二十首绝句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情感。
这二十首绝句中,最令人瞩目的是《赠黎拾遗》。“总为天王德意真,倾家多作赈饥人。”黎拾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朋友,曾因直言进谏而得罪唐玄宗,被贬谪到四川夔州当刺史。杜甫在诗中写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了自己对黎拾遗的深切同情和对贫苦民众的深深关怀。
还有《短歌行赠王郎司直》、《奉送严侍郎出京》等作品,也都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这些诗句都是诗人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信笔挥洒而出的。它们既有对黎拾遗等人的赞誉之情,也有对时政的不满之意;既有对百姓疾苦的同情之心,也有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之思。总之,这些诗句都是诗人真情实感的流露,都是诗人内心世界的自然表现。
在整首诗中,诗人并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通过观察、思考和联想等多种方式,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诗句之中。这种手法使得诗歌更加深刻、感人和耐人寻味。同时,诗人也没有过多地堆砌辞藻和修饰语言,而是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传达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这种风格使得诗歌更加朴实、自然和生动。
这首诗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作品。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黎拾遗等人的赞赏之情,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腐败。同时,它也展示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和创作风格,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