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侯池馆只如常,千骑传呵也不妨。
恬澹总来才二字,可教容易便相忘。
【注释】
三月:农历二月。留任:指在一个地方担任临时职务,任期结束就调走。适意之作:即得意之作,指写得痛快淋漓的诗作。况味:情思和情趣。
【译文】
我自从去年三月初到任至今一百三十天了,在这期间所见所闻,令人忧愁、怜悯、可悲、可恨的事,信手拈来,便成了二十首绝句。至于那些写得很得意的诗,十篇里倒有一篇是好的,可见自己胸中的思绪和情趣是多么有限。
侯府园林池馆,平常一样,千骑人马传呼,也无妨碍。
恬淡从容,全在“才”这一个字,只要能够做到,就让人容易忘却一切烦恼与忧伤。
【赏析】
此诗前六句写诗人在任上的见闻感受。“三月”,从时间上看,当为作者任官于某地之时。“留任”说明作者在任职期间,因各种原因被留下,不得随意离去。“百三十日”,既表明了作者任官的长久,又透露出一种对官场生活的厌倦。“所见所闻有可忧可悯可悲可恨者”,是诗人对自己在任期间的感受的概括。“忧、悯、悲、恨”四字,将作者在任期间所经历的种种不平事尽数包揽其中。
诗人笔锋转向自己的心态,表达了对这种心态的不满和无奈。“信笔便成二十绝句”一句,揭示了诗人写作的率性自然。然而,这种率性却常常导致作品质量不高。“至于适意之作十不能一”,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由此可见,诗人虽然能写出许多好诗佳作,但真正符合自己心意的却很少。最后两句,诗人以“区区一段心绪况味耳”,道出了自己的无奈。
后四句,诗人转而抒发自己对于名利看淡的态度。“五侯池馆”,指权贵们所建的豪华宅第。这里用一个典故。据《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载:主父偃为齐王宾客时,曾上书齐王:“愿君幸临臣馆,有诏命下来,则臣愿得谒之。”齐王曰:“请五侯各致客一人。”于是五侯皆致其客门下。此事后成为“五侯门生”的典故。“千骑传呼”,形容权贵们的车马众多,气势显赫。“也不妨”,表示对于这些权势富贵的不以为意。“恬澹总来才二字”两句,是说只有内心恬淡才能达到超然的境界,而要实现这一点需要两个字——“才”。
诗人以“教容易便相忘”结尾,表明只要内心淡泊宁静,就能轻易地将一切烦恼忧伤抛之脑后。这里的“教易”,是说容易做到的意思;“忘”,是忘却的意思。整首诗歌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在官场上的经历以及他的心态变化,同时表达了他对功名利禄看破的心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