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子林中大总持,何人不伏四威仪。
争如软草铺裀卧,过尽诸天两不知。
师子林中大总持,
何人不伏四威仪。
争如软草铺裀卧,
过尽诸天两不知。
赏析:
《璋上人自新都还鹫峰汪司马伯玉尊之为大总持而以文及诗侑之余亦得四绝句·其一》是明代诗人王世贞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通过描绘一个修行归来的和尚与汪司马之间的交往,表达了一种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和对于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
首句“师子林中大总持”,以狮子喻指和尚,暗示其非凡的修为和威严。在佛教文化中,狮子被视为勇猛、尊严的象征,常用来比喻高僧或菩萨的形象。这一句不仅描绘了环境的庄严,也预示着下文将要展开的一种超越俗世的精神对话。
第二句“何人不伏四威仪”,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威仪的普遍性和必然性。在中国文化中,“四威仪”指的是儒家所倡导的道德修养标准,即礼、义、廉、耻。这句话表达了汪司马对和尚的尊敬和认可,同时也反映了和尚自身对于这些道德标准的自觉遵循。
第三句“争如软草铺裀卧”,则是对和尚修行成果的赞美。软草铺设成床褥般的舒适环境,象征着一种心灵的安宁与放松。这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和尚修行的成果不仅是外在的,更是内心的一种深刻体验和平静状态。
最后一句“过尽诸天两不知”,表达了一种对于世俗纷扰的彻底遗忘。这里的“诸天”通常指的是佛教中的天界,代表着世间所有的美好与诱惑。通过说“过尽”,表达了一种对于这些诱惑的超越,而“两不知”则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既不知晓也不去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和尚与汪司马之间的交往进行描述,展现了一种对于修行者精神世界的高度赞扬,同时也反映了作者本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一种从喧嚣到宁静的转变,以及一种对于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