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郡分符日,西京奏赋时。
文章元汝在,吏道亦吾师。
宦岂将迎足,颜应抚字移。
河流回驻马,岳色吐褰帷。
一变加齐易,三年报鲁迟。
向闻廉吏节,实恐动人知。

【注释】

方东平:即张方平,唐时宰相。分符:授官之意。西京奏赋:指在西京作赋颂。汝:汝州,古地名,治所在今河南省鲁山县。吏道:做官之道,也泛指为官之道。将迎:邀人入仕。抚字:抚育养育,引申为教化。河、岳:黄河与泰山,象征地方和中央政权。一变加齐易:意谓三年后朝廷对边地用兵,改变了过去三年一次的征伐之策。报鲁迟:意谓三年后的战事比对鲁地用兵迟缓。鲁:指山东地区,当时属河东道,是唐军前线所在地。廉吏节:廉洁的官吏。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元和七年(812年),是诗人在任监察御史期间写的赠给好友方东平的诗。全诗通过赞扬方东平“文章”高超,为官清廉,以及他对国家政治有深远影响,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典故,使诗歌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

首联“东郡分符日,西京奏赋时”,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方东平在任职期间所面对的重要时刻,既表现了其官职的重要性,又暗示了其才华与能力。接着颔联“文章元汝在,吏道亦吾师”进一步赞美了方东平的文学才华和为政之道,展现了他在文学和政治领域的卓越成就。颈联“宦岂将迎足,颜应抚字移”则表达了对方东平仕途生涯的期许与祝福,希望其能够在官场上取得更大的成功。尾联“河流回驻马,岳色吐褰帷”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色图,寓意着方东平的事业如江河般广阔无垠,前景光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与美好祝愿。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风格与审美特点。通过对方东平的赞美与期盼,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敬意与支持,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官员品行与才能的高度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