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忆尚书履,今皇慰老成。
拂衣辞白下,挥手谢苍生。
略尽人间事,仍探物外情。
著书穷小酉,呼酒颂长庚。
海内安车望,丘中却杖行。
风回万壑啸,月并五湖明。
绛县能推甲,中郎旧与名。
云霞留物色,天地任军声。
玉案惭难报,金丹计已成。
却凭青鸟使,为我问蓬瀛。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嘉祐的作品。诗的主题是通过诗歌来表达作者对尚书顾公的敬意和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自然和宇宙的深深敬畏和热爱。
首句“犹忆尚书履”表达了作者对顾公的怀念之情。尚书在古代是指官职,而履则是鞋子,所以这里可能是说作者还记得顾公曾穿过的这双鞋。第二句“今皇慰老成”则表达了皇帝对顾公的关心和尊重。这句话可能意味着皇帝看到顾公年岁已高,便安慰他,让他安心养病,不必担忧国事。
接下来的两句“拂衣辞白下,挥手谢苍生”描绘了顾公辞官离去的场景,挥别故土百姓。这句话中的“白下”是南京的古称,而“苍生”则泛指百姓。顾公离开家乡,挥别百姓,象征着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奉献,也体现了他与民众深厚的情感纽带。
第三句“略尽人间事,仍探物外情。”表达了顾公在离开家乡后,仍然关心着国家大事,探索着世界的奥秘。这两句诗展现了顾公深沉的政治智慧和崇高的人生境界。
接下来的句子“著书穷小酉,呼酒颂长庚。”描述了顾公的生活状态。在这里,“著书”、“穷小酉”和“呼酒”都是古代文人常用的意象,表示顾公喜欢读书写作,同时也会邀朋唤友饮酒作乐。这两句诗反映了顾公的生活态度和情趣。
第五句“海内安车望,丘中却杖行。”描绘了顾公的隐居生活。这里的“安车”指的是舒适的马车,而“丘中”则是指隐居之地。顾公虽然身处朝廷,但内心向往自由,选择隐居山丘,享受宁静的生活。这两句诗展现了顾公淡泊名利、追求内心的高尚品质。
第六句“风回万壑啸,月并五湖明。”描绘了山水之间的壮丽景色。这句诗中的“风回”、“万壑”和“月并”都是描绘自然景观的词语,通过这些词汇,诗人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同时,“啸”和“明”这两个字也传达了一种动态和明朗的画面。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感慨。
第七句“绛县能推甲,中郎旧与名。”提到了历史上的人物。这里的“绛县”是古代地名,而“中郎”则是古代官职名称。诗人在这里提到了两位历史上的人物,可能是在赞扬他们的才华和功绩。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尊敬和对前人的敬仰之情。
最后两句“云霞留物色,天地任军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这里的“云霞”和“军声”都是自然现象和军事声音的比喻,诗人通过它们来表达对大自然和战争的敬畏之情。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整首诗通过对顾公的赞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社会的关注。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诗人成功地表达了自己的心声和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