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青帝乡,春至冠群方。
凌霜回太簇,条风鼓少阳。
冰写滹沱色,雪厌寿阳妆。
茧文初映绿,卵色未舒黄。
鹰目微回盻,雉乳正群翔。
击鞠诸田族,粘屣临淄倡。
留髡东第酒,角驷上阑缰。
繁雄将自始,欢愉殊未央。
毋忧万凋瘵,左个在明堂。

【注释】

立春日戏为梁陈体:以梁简文帝、陈后主的诗为题,写自己的诗。戏:游戏。

青州:古州名。

青帝乡:指春天。

冠群方:众花中第一。

太簇:指木星。古代把二十八星宿分为十二组,每组有一颗星,称为“一宿”,每宿有所属的一种动物。太簇是其中的一组,属于木星。

条风:春风和煦。

冰写滹沱色:形容河水清澈如冬日的冰。滹沱河:即滹沱水。

寿阳妆:指女子化妆用的脂粉。

茧文:指蚕茧的形状,初生时为椭圆形,渐长则变为三角形。

卵色:指鸡蛋的颜色,未熟则黄,熟则白。

鹰目:指猎鹰。

雉乳:指野鸡。雉:野鸡,一种鸟类。

临淄倡:指歌妓。临淄,古地名,今山东省淄博市一带。

角驷:指骏马。

繁雄:茂盛而强大的草木。将自始:指草木茂盛,开始生长。繁雄将自始,欢愉殊未央:草木茂盛,开始生长,欢乐无边无际。

毋忧:不要担心,忧虑。万凋瘵:万物萧条衰败。

左个:指太阳。明堂: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地方,这里指天子。

【赏析】

《立春日戏为梁陈体于青州作》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七言古诗。全诗共四十六句,前八句为序,起首两句说“立春日戏为梁陈体于青州作”,点出题目;中间八句用梁简文帝与陈后主的词,借以自喻,说自己虽在青州作官,心中思念着京城;后十六句是作者的感慨,表达自己对时政的担忧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此篇为韩愈晚年所作,当时他已退居河南孟村(今属滑县),但朝廷仍命他任御史大夫、京兆尹等职,他对此感到不安,于是借咏物抒怀,抒发了他对现实的政治状况的忧虑,表达了他对国家前途的关心。

开头两句说:“立春日戏为梁陈体于青州作”。起笔不凡,点明题目,同时透露出作者的写作动机。“戏为”二字也表明作者态度的轻松、随意。

中间八句用梁简文帝、陈后主的诗,借以自我比喻,表示自己虽然身处青州,但对京城的怀念之情依旧没有消减。其中“冰写滹沱色,雪厌寿阳妆”二句,尤为著名。韩愈曾到过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城的景色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而在他的作品中多次提到它。“冰写滹沱色”一句就是从邺城之景生发出来的想象。邺城位于今天的河北省临漳县西南一带,地势高亢,冬天气候寒冷,所以那里的积雪很多,而且颜色洁白晶莹。韩愈在这里用“冰写”二字来形容这种景色的特点,既形象地写出了积雪的颜色和形态,又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这两句诗显得格外生动。“雪厌寿阳妆”一句中的“厌”字,也是值得注意的。“厌”在这里是一个动词,意为厌倦,讨厌。韩愈之所以要写这两句诗,是为了说明自己对邺城的喜爱之情。邺城地处偏僻,远离京城,所以很少有人去那里游玩。而韩愈却偏偏喜欢那个地方,甚至对它产生了深深的厌恶之情。由此可见他是多么想念京城啊!

后十六句则是作者的感慨,表达了自己对时政的担忧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繁雄将自始,欢愉殊未央”两句,是说那些繁枝茂叶的草木将开始生长,而欢乐却还没有结束。这里的“繁雄”指的是草木茂盛的样子,而“将自始”则是指它们将要开始生长了。韩愈在这里用这两个字来概括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内心的希望。然而接下来的“欢愉殊未央”一句,却让读者感到一阵失落。原来,韩愈并不是真的在为花草的生长而欢呼,而是因为它们的生长而感到悲哀。这是因为他看到了社会的不和谐,看到了人们心中的冷漠与无情。因此,当草木开始生长的时候,他却感到了一种无法言说的悲凉。

最后两句“毋忧万凋瘵,左个在明堂”,则更是将韩愈对时局的担忧表现得淋漓尽致。“毋忧”二字,表达了韩愈对国家未来的深深忧虑;“万凋瘵”则是对时局的直接描述;而“左个在明堂”一句,更是将韩愈对时局的关注推向了高潮。这里的“明堂”指的是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地方,而“左个”则是指月亮旁边的那颗星星。韩愈在这里用这两个字来代表自己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表达了自己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决心和信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