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庾敖仓粟,千帆下濑兵。
伊谁任保障,南北一书生。
命岂冯唐晚,恩元介子轻。
拮据双鬓在,留滞寸心明。
金紫当年物,丹青异日名。
除书历下里,襆被斗边城。
家接三江近,人如九派清。
还逢狱中剑,拂拭请长缨。

注释:

  1. 万庾敖仓粟:形容粮食丰富,储备充足。
  2. 千帆下濑兵:形容军队众多,气势如虹。
  3. 伊谁任保障:是谁在承担保护国家的责任呢?
  4. 南北一书生:在南方和北方都担任书生职务的人。
  5. 命岂冯唐晚,恩元介子轻:命运岂能晚于冯唐,恩情远比张良轻。
  6. 拮据双鬓在,留滞寸心明:即使年纪大了,但内心依然充满希望。
  7. 金紫当年物,丹青异日名:昔日的金银和紫色象征着荣耀,而未来的画卷将留下永恒的名声。
  8. 除书历下里,襆被斗边城:辞去官职,准备前往历下的住处,收拾行囊,准备前往斗门的家乡。
  9. 家接三江近,人如九派清:家门口靠近三条江河,周围居民像九条支流一样清新宁静。
  10. 还逢狱中剑,拂拭请长缨:再次回到监狱里,拿起剑,擦拭着它,想要为朝廷效力。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送别朋友姜佥宪的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期待。
    全诗分为两部分,前四句写诗人与姜佥宪分别的情景,后八句写诗人对姜佥宪未来的期望和祝福。
    首联“万庾敖仓粟,千帆下濑兵”描绘了诗人对姜佥宪的深情厚意。这里用“万庾敖仓粟”来形容粮食丰富,储备充足,意味着姜佥宪在任职期间,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千帆下濑兵”则形象地描绘了姜佥宪的军队威武雄壮,气势如虹。这两句既体现了姜佥宪的才能和魄力,也表达了诗人对其的赞美之情。
    颔联“伊谁任保障,南北一书生”进一步揭示了姜佥宪的担当和责任。“伊谁任保障”表达了诗人对姜佥宪的敬仰之情,认为他能够承担起国家的重任。而“南北一书生”则暗示了他在地方上也是一位有才华、有能力的官员。这句诗既赞扬了姜佥宪的能力和素质,也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期望和信任。
    颈联“命岂冯唐晚,恩元介子轻”则是对姜佥宪的赞美之词。“冯唐”指的是汉代名将冯唐,他曾担任燕国丞相,因直言进谏而被贬谪;“介子”指的是春秋时期齐国人介子推,他曾隐居山林,不愿出仕为官。这里的“冯唐”和“介子”都是用来比喻姜佥宪的才德兼备,既有勇气又有智慧,能够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中都能够胜任工作。同时,“晚”和“轻”也暗含了对姜佥宪的赞赏之情,认为他的才华出众,值得后人学习。
    尾联“拮据双鬓在,留滞寸心明”则描绘了诗人对自己未来的期望和祝福。“拮据双鬓在”表达了诗人对姜佥宪的关心,希望他能保持健康长寿;“留滞寸心明”则寓意着诗人希望自己的心意永远坚定,不受到挫折和磨难的干扰。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姜佥宪的祝愿,也体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
    这首诗通过对姜佥宪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期望,展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的道德品质。同时,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艺术震撼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