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小爱渔猎,不解慕清朝。
春风荡孟诸,草绿胡马骄。
一剑挥两从,只羽贯双雕。
折节读诗书,策名列官僚。
虽与贫贱辞,未远案牍劳。
今朝涉淇上,中原莽萧萧。
天晴太行出,峡急黄河摇。
游鲤跳伏獭,飞凫堕鸣枭。
恍若旧时游,欲呼故所招。
夺标胡姬馆,走马河阳桥。
丈夫自有命,时来则金貂。
安能对玄经,终岁长寂寥。
【译文】
少时喜欢打猎,不羡慕朝廷。
春风荡涤孟诸泽,草绿胡马骄。
一剑挥舞两从卫,只羽贯双雕。
折节读诗书,策名列官僚。
虽与贫贱辞,未远案牍劳。
今朝涉淇上,中原莽萧萧。
天晴太行出,峡急黄河摇。
游鲤跳伏獭,飞凫堕鸣枭。
恍若旧时游,欲呼故所招。
夺标胡姬馆,走马河阳桥。
丈夫自有命,时来则金貂。
安能对玄经,终岁长寂寥。
【注释】
- 清:朝廷、政府。
- 一:第一人称代词,指“我”。
- 双雕:二鹰。
- 折节:改变志向。
- 策名:在名册里登记名字。
- 胡:匈奴。
- 伏獭:伏藏于水中的鳄鱼。
- 河阳桥:地名。
- 金貂:古代达官贵人冠上的装饰物,用黄金制作。
- 玄经:道家经典《道德经》。
- 寂寥:孤独寂寞的感觉。
赏析:
这首诗是李都尉李益的一首拟古之作。李益(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字公垂,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大历年间,曾应进士试,补郑县主簿,久不调任。这首诗是他在军队中度过的一个春日的早晨写的,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写和对过去生活的怀念,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命运难测的感慨。
首联“少小爱渔猎,不解慕清朝”描述了作者年少时喜爱捕鱼狩猎的生活,对朝廷生活并不感兴趣。这里的“清”指的是朝廷,表示他对于朝政并不关注。
颔联“春风荡孟诸,草绿胡马骄”则描绘了春风拂过大地,草木茂盛,胡马也显得骄傲起来的景象。这句诗通过描绘自然风光,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同时也暗含着对国家安定繁荣的期望。
颈联“一剑挥两从,只羽贯双雕”则是以生动的语言表达了自己英勇善战的形象。这里的“一剑挥两从,只羽贯双雕”形象地描绘了战斗场景,表达了作者勇猛果敢的性格特点。同时,这两句也反映了作者对战争的看法,认为战争只是暂时解决问题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真正的和平之道。
尾联“夺标胡姬馆,走马河阳桥”则是通过具体的行动表现了作者的勇敢和智慧。这里的“夺标”“走马”都是形容战斗激烈、紧张的场景,而“胡姬馆”“河阳桥”则是暗示了战争胜利后的庆祝活动。这些细节描写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也更符合古代诗歌的风格。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具体的历史事件,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命运难测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他的勇敢、聪明和机智。这种风格在唐代诗歌中十分常见,是唐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特色。